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历史定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发育的中国特色市民社会,既是中国社会分工与领域分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社会民主生活的内在要求。尽管其还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自身力量还不够强大,但它却为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动力,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低估的力量。
作者
杨巧蓉
王晓红
机构地区
山东省哲学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8-92,共5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领域合一
领域分化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
历史定位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周志山.
市民社会研究概述[J]
.企业导报,1999(6):11-13.
被引量:3
2
董明.
公民社会成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4):28-33.
被引量:20
3
张卫华.
和谐社会之本:善治与公民社会——专访中央编译局当代研究所所长何增科教授[J]
.经济,2007(3):22-25.
被引量:6
4
戚珩.
关于“市民社会”若干问题的思考[J]
.天津社会科学,1993(5):59-63.
被引量:12
5
俞可平.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J]
.中国社会科学,1993(4):59-74.
被引量:171
6
吴怀友,米华.
论公民社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两重性[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5):149-152.
被引量:4
7
陈仲元.
反思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J]
.学海,2005(5):176-180.
被引量:11
8
林翼民.
民间组织管理五十年[J]
.中国民政,1999(9):44-4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J]
.历史研究,1996(1):5-16.
被引量:66
2
关于晚清市民社会研究的思考[J]
.历史研究,1996(4):122-136.
被引量:39
3
袁祖社.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发育及其文化价值探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9-103.
被引量:20
4
王兆良.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新思考[J]
.哲学动态,1998(7):32-34.
被引量:11
5
朱英.
市民社会的作用及其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成败[J]
.天津社会科学,1998(2):89-95.
被引量:33
6
朱英.
末民初国家对社会的扶植、限制及其影响——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新型互动关系系列研究之一[J]
.天津社会科学,1998(6):59-67.
被引量:18
7
戚珩.
关于“市民社会”若干问题的思考[J]
.天津社会科学,1993(5):59-63.
被引量:12
8
辛向阳.
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看国家与社会的“趋同”——兼与鲁越同志商榷[J]
.哲学研究,1988(1):3-9.
被引量:1
9
鲁越.
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看国家政治经济职能的弱化趋向[J]
.哲学研究,1987(2):19-25.
被引量:6
10
蔡拓.
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J]
.天津社会科学,1997(3):18-25.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
221
1
张洪武.
协商民主:作为社会整合的同意政治[J]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2):3-7.
2
劳凯声.
从多学科、跨学科视角理解教育法的部门法定位及其法典化问题[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23(1):1-13.
3
洪海林.
世纪民法典的社会基础——从乡土社会走向市民社会[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4(5):17-20.
4
廖亚辉.
市民社会的价值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J]
.中国校外教育,2008(7):33-33.
5
李婷.
试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意义[J]
.社科纵横,2004,19(5):63-64.
被引量:1
6
葛立华.
市民社会理论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3):54-57.
7
蔺丰奇,李莹莹,李利利.
善治视野下的社会组织建设[J]
.社团管理研究,2008(2):31-35.
8
李伟峰.
论合作契约理念在经济法中的确立与展开[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3):67-70.
9
朱士群.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评述[J]
.社会学研究,1995(6):41-45.
被引量:14
10
何增科.
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
.中国社会科学,1994(5):67-81.
被引量:267
1
衣俊卿.
论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定位[J]
.哲学动态,1995(2):4-7.
被引量:13
2
章辉美,邓春梅.
闲暇的历史定位及其社会学意义——兼论我国农民工的闲暇[J]
.社会科学研究,2007(6):24-28.
被引量:4
3
张晓兰,孟玲.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发展和建设[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4(4):56-59.
4
杨巧蓉.
中国社会转型与中国特色市民社会[J]
.学术探索,2007(6):97-102.
5
杨巧蓉.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中国社会转型的基础性条件[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4-77.
6
张晓兰,孟玲.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发展和建设[J]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4,13(2):9-12.
7
孔德元.
关于人的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3):59-63.
8
马德成.
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
.理论界,2006(1):11-13.
被引量:2
9
李明生.
我国现阶段的历史定位及其异化现象简析[J]
.红河学院学报,2006,4(6):5-8.
10
吴明君.
论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建构[J]
.求实,2004(4):57-60.
被引量:4
山东社会科学
200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