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M.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uk Press,1996,p.260.相对于中国传统哲学对耻感的关注,西方的哲学传统似乎对内疚作了更多的考察,后者当然不限于日常语用,从更广的文化背景看,它也许同时又与基督教的原罪意识相联系.在早期基督教代表人物奥古斯汀的《忏悔录》中,我们便可以看到一种深沉的内疚意识.
9海德格尔在进一步分析内疚时,将其与"召唤关切"(the call of care)联系起来,而这种召唤又具体表现为此在"从失落于他人返回到自身"(Being and Time,SUNYP,1996,p.264.).这一看法似乎仅仅将内疚理解为一种自我的反省意识,而忽视了作为内疚根据与背景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