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113,共2页
Academic Exploration
参考文献1
-
1乔纳森·弗里德曼著,郭建如译.《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99-301页.
同被引文献10
-
1葛公尚.试析跨界民族的相关理论问题[J].民族研究,1999(6):1-5. 被引量:49
-
2曹兴.跨界民族问题及其对地缘政治的影响[J].民族研究,1999(6):6-13. 被引量:70
-
3刘稚.跨界民族的类型、属性及其发展趋势[J].云南社会科学,2004(5):89-93. 被引量:57
-
4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26(8):32-35. 被引量:119
-
5丁晓君.校本课程探源析义.课程改革,2007,(11).
-
6[美]塞缪尔·亨廷顿 周琪.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
7方铁.云南跨境民族的分布、来源及其特点[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5):9-14. 被引量:52
-
8雷勇.论跨界民族的多重认同[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29(5):28-32. 被引量:8
-
9袁年兴.民族共生发展的形成理路及运作机制[J].学术探索,2009(2):76-81. 被引量:9
-
10何跃.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民族教育研究现状述评[J].学术探索,2009(6):128-134. 被引量:12
-
1吴兴明.从价值论看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38-42. 被引量:1
-
2施建伟.现代主义对我国新文学运动的影响[J].社会科学,1984(7):70-73.
-
3蔡武.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摘要)——兼论苏联在民族问题上的历史教训[J].国际政治研究,1996,17(3):59-62.
-
4刘吉昌.论当代中国民族过程的主要特点及趋向[J].贵州民族研究,1998,18(1):46-51.
-
5张淑娟.民族过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利[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2):110-114. 被引量:1
-
6李扬.改革与社会安定基本关系的社会学探讨[J].探索,1988(4):51-53.
-
7张清敏.美国对台军售的现状与特点[J].国际资料信息,2006(5):16-20. 被引量:5
-
8康霖.试析泰国、缅甸、柬埔寨的南海政策[J].新东方,2014,0(6):16-22. 被引量:1
-
9张锡盛.关于欧共体公民的基本权利[J].欧洲研究,1999,20(3):17-24.
-
10龚永辉.指向和谐世界民族观的“三致”之作——《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述评[J].世界民族,2010(4):93-9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