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2-144,共3页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参考文献27
-
1祝淑春.战后日本民主化教育改革与现代教育体制的确立[J].日本问题研究,2005,19(4):30-32. 被引量:4
-
2崔巍.战后日本教育如何为经济发展服务[J].日本问题研究,2003,17(2):34-39. 被引量:9
-
3崔世广.浅议当前日本的教育改革[J].日本学刊,2002(2):97-112. 被引量:7
-
4张玉琴,郑爽,孙穗平.“生源危机”中的日本高等教育改革[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8(4):9-11. 被引量:7
-
5李海爽,韩秀梅.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对其中间阶层形成的影响[J].日本问题研究,2006,20(2):27-31. 被引量:1
-
6满达人,王汉杰.略谈日本高教立法[J].日本问题研究,2001,15(1):61-65. 被引量:2
-
7邸存静.日本学校教育系列法律修改趋势分析-评2007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报告主旨.日本经济问题,2007,(4):40-40.
-
8王谦,史青宣.中日大学招生制度比较[J].日本问题研究,2006,20(3):34-36. 被引量:6
-
9翟亚军,赵海利.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7,21(3):38-40. 被引量:1
-
10王晓峰.市场原理的有效性在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0(1):99-10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71
-
1朱文富.日本专修学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1(4):27-32. 被引量:4
-
2朱文富.日本发展企业内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措施[J].日本问题研究,1994,8(4):46-50. 被引量:2
-
3沈惠平,黄兴生.日本行政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日本研究,2002(2):78-85. 被引量:5
-
4陈俊英.战后日本大学的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0):44-47. 被引量:12
-
5马明阳.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启示[J].日本研究,2002(1):94-96. 被引量:4
-
6汪辉.日本研究生院重点化政策及其对大学组织结构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2):62-66. 被引量:8
-
7张玉琴,李奇术.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50-53. 被引量:20
-
8李永生.个人该分担多少高等教育成本?[J].中国高等教育,2000(8):28-30. 被引量:43
-
9张玉琴,赵晓凤.日本大学质量保障新体系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5,3(3):78-82. 被引量:8
-
10李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1995,16(4):77-82.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104
-
1吕勇.日本高等教育现状、改革及启示[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67-68. 被引量:1
-
2龙梦晴.日本隐性文化理念对科技创新战略的影响评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S2):59-62.
-
3翟慧.日本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的发展与特点[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1):321-322.
-
4赵丹龄,张岩峰,汪雯,容宏,吴强.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B09):32-40. 被引量:49
-
5李桂强.有关新课改的几个认识问题——从当代日本基础教育改革谈起[J].世界教育信息,2005,18(1):20-22.
-
6王桂兰.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动因、特点及其启示[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67-69. 被引量:3
-
7彭寿清.中日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历程及原因[J].重庆社会科学,2005(10):121-125. 被引量:1
-
8关守义.日本专门学校的就业与学科专业设置[J].日本问题研究,2006,20(1):44-47. 被引量:3
-
9周乃君,裴海灵.从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9(2):24-26. 被引量:11
-
10沈堰奇,李化树.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7):76-78.
同被引文献31
-
1张震.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及意义[J].兰台世界(上旬),2006(01S):35-36. 被引量:5
-
2刘华.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和管理[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7(1):88-90. 被引量:12
-
3李翠芳,胡建国.病历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24(1):75-76. 被引量:11
-
4魏爱棠.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困境与出路[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3):48-52. 被引量:12
-
5张虹,付红妹.论士人的心理构成对南宋词风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4):110-114. 被引量:2
-
6龚兴英,陈时见.日本“21世纪COE计划”:背景、内容及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2007,28(7):52-57. 被引量:16
-
7刘秀,梁宁.谈高校会计档案的管理[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24(3):70-70. 被引量:2
-
8杨广晖,洪恩强.终身学习视野下大学的发展观:日本的经验与启示[J].成人教育,2007,27(11):95-96. 被引量:1
-
9武红利,康文利,冯丽,高伟.精神心理因素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5(2):27-28. 被引量:7
-
10袁爱军,闫俊平,齐丽丽.临床实习阶段高职护生的心理卫生现状分析[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5(3):46-4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4
-
1高艳华,刘国义,郝岩君,张艳娥.高校教师心理档案建立综述[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15(2):72-74. 被引量:4
-
2杨广晖,欧阳珺茜.日本社会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10,24(3):46-50. 被引量:6
-
3晋素灵.日本“21世纪COE计划”评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69-70.
-
4李研.近二十年日本高等教育的困境与突围[J].现代教育科学,2016(9):147-149.
二级引证文献10
-
1曾宪言.谈教师心理档案的建立[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2):260-260. 被引量:1
-
2符玉琴.论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海南社会教育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3(3):111-113.
-
3何锐.以广东省为例探析我国社会艺术教育发展模式[J].艺术教育,2014(5):43-43.
-
4胡小丽,任建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探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5,25(3):70-75. 被引量:19
-
5陆菊,韦爱月.高职教师心理档案建设问题探讨[J].广西教育,2016,0(3):73-74.
-
6牟海涛.日本“学社融合”机制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9):179-180.
-
7陈娟,李艳莉.我国社会教育研究七十年:回顾和展望[J].成人教育,2020,40(4):8-12. 被引量:5
-
8陈华钊,戴川.世界科技强国的建设路径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与金融,2024(4):64-75.
-
9曾宪言.对高校教师心理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兰台世界(中旬),2015,0(5):87-88. 被引量:1
-
10赵迎新.日本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对中国教育的启示[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30(6):20-22. 被引量:2
-
1苏毅.将科技文献引入有机化学课堂教学的尝试[J].天中学刊,2011,26(5):91-92. 被引量:2
-
2胡华林,刘付媛.多媒体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及解决方法[J].江西教育(管理版)(A),2008,0(Z1):36-36.
-
3程堂仁,张金凤,赵楠.研究型综合实验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5,23(2):69-71. 被引量:16
-
4张凯,万华方,梁颖.高等院校“植物生理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创新思路与改革趋势[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7):132-134. 被引量:10
-
5马芸,杨菁,田海宁,何桂芳.《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5):98-100. 被引量:5
-
6刁勇.数据库技术及其在招生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1,20(3):79-80. 被引量:1
-
7汪立峰.《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杂志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读者作者座谈会[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4):152-153.
-
8杨志宾.如何培养研究型大学生[J].广东化工,2013,40(24):159-159. 被引量:1
-
9彭翔,梁子敬,李平.心肺脑复苏网络教学应用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2):220-221. 被引量:3
-
10罗学李,赵卓.关于教案的定义域[J].蒲峪学刊,1997,17(4):9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