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之三方机制研究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概述及权利争议中的三方机制 美国与其他许多西方国家或地区一样,将劳动争议分为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两大类。权利争议主要表现为个别争议,而利益争议主要表现为集体争议。美国劳动争议的重心不在权利争议而在利益争议即集体争议。
作者
问清泓
机构地区
湖北省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劳动》
2009年第11期36-38,共3页
China Labor
基金
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劳动合同法>制度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
劳动争议调解
三方机制
美国
仲裁
西方国家
权利
利益
集体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D925.7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
1
欧阳琼.
美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J]
.中国劳动,2006(6):25-27.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9
1
林嘉.
社会法的热点及其新发展[J]
.法学家,2007(1):73-76.
被引量:2
2
肖竹.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适用问题研究[J]
.政法论丛,2009(2):55-59.
被引量:4
3
涂伟.
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再思考[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0(2):49-54.
被引量:1
4
陈太清.
尊重还是回避:诉讼不审查劳动仲裁裁决考问[J]
.新疆社科论坛,2010(4):38-42.
被引量:6
5
肖旸,常世凤.
美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以NBA“停摆”事件为例[J]
.企业导报,2012(2):1-3.
被引量:1
6
刘云升.
完善我国劳务输出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构想[J]
.学术交流,2014(3):71-75.
被引量:1
7
郑和园.
浅析新形势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系统构建[J]
.邢台学院学报,2014,29(3):74-75.
8
刘汉伟,刘金祥.
供给侧改革中劳动关系的挑战和机遇[J]
.中国劳动,2017(3):4-9.
9
罗志红.
试论英美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特色[J]
.法制博览,2019,0(19):53-55.
同被引文献
30
1
盛俊杰,金龙.
构建统一指导机制 合力推进基层调解——上海市杨浦区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工作调研报告[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09(12):38-41.
被引量:3
2
王翠绒.
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化与劳动力市场[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6):73-77.
被引量:1
3
石美遐.
美国劳动关系立法及机构职能[J]
.中国劳动科学,1994(2):40-42.
被引量:2
4
侯玲玲.
中国和瑞典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比较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3):217-220.
被引量:13
5
胡维鼎.
美国工会怎样维权[J]
.工友,2006(5):40-41.
被引量:3
6
欧阳琼.
美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J]
.中国劳动,2006(6):25-27.
被引量:10
7
汪洋.
我国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现状、问题及改革思路[J]
.经济研究参考,2006(44):36-43.
被引量:19
8
李向民,邱立成.
当代跨国公司劳资关系发展与三方机制分析[J]
.亚太经济,2007(2):86-89.
被引量:2
9
[德]W.杜茨.劳动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
10
劳动部国际合作司,国际劳工研究所.世界劳动[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6.
引证文献
4
1
李佳.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价值考量与构建[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34(3):79-82.
被引量:4
2
肖旸,常世凤.
美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以NBA“停摆”事件为例[J]
.企业导报,2012(2):1-3.
被引量:1
3
陈瑶.
我国小微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建构[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5):93-97.
4
朱海龙.
论美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法律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政治与法律,2014(2):142-15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吴华升.
劳动行政主体制度的域外考察:演进逻辑与通则经验[J]
.法治论坛,2020(2):224-242.
2
刘云升.
完善我国劳务输出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构想[J]
.学术交流,2014(3):71-75.
被引量:1
3
张珵.
外派员工损害赔偿问题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5):145-149.
4
谢鹏鑫.
近年来国内劳动争议调解的研究综述与展望[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32(1):32-39.
被引量:17
5
朱海龙,宁丹萍,彭鑫.
美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法律机制的形成与思考--以工人运动为视角[J]
.国外社会科学,2016(3):110-120.
被引量:3
6
王剑.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分析及重构[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1):56-61.
被引量:9
7
曹洋.
我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7,11(4):15-20.
被引量:3
8
章辉,贺志丽.
域外劳务派遣监管特点及其启示[J]
.大庆社会科学,2019,0(4):83-85.
9
刘秀清.
经济新常态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思考——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0(25):218-219.
被引量:3
10
李燕娜.
衡阳腾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劳动关系管理体系研究[J]
.福建茶叶,2019,41(8):53-53.
1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8,0(13):21-23.
2
时事点击[J]
.江淮法治,2008(5):4-5.
3
张财.
善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08,0(9):47-48.
4
把“一国两制”伟大实践不断推向前进——吴邦国委员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J]
.中国人大,2008(1):10-12.
5
常成.
工会在集体劳动争议中的角色和作用——来自本田谈判的启示[J]
.中国工人,2011(6):7-9.
被引量:2
6
各地工会确定2011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工作任务[J]
.中国工运,2011(2):12-13.
7
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通知[J]
.四川劳动保障,2009(2):42-44.
8
彭红波.
当前我国劳资矛盾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开发研究,2013(1):139-143.
被引量:3
9
赵晓燕.
韩国、越南和中国香港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及启示[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06,0(Z1):50-52.
被引量:3
10
牛金臣,李敏.
劳动争议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检讨与完善——以劳动法秩序价值的实现为视点[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9,25(2):56-60.
被引量:1
中国劳动
200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