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俄汉语世界图景中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模型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言学中的时间概念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表征,揭示了隐喻思维在时间概念形成中的作用,突显了人类中心性思想在空间隐喻表征中的地位。对比俄汉语世界图景中时间的不同表征模型,可以为我们敞开一个理解存在的视域,从而实现对时空统一的哲学阐释和合理的逻辑分析。
作者
王建兰
机构地区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33,共5页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关键词
世界图景
空间隐喻
时间概念
分类号
H35 [语言文字—俄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2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5
1
赵亮.
语言中空间关系概念所体现的人类中心性——俄汉语空间关系概念的认知语言学分析[J]
.中国俄语教学,2009(1):45-49.
被引量:3
2
徐英平.
俄汉语“前、后”在时间域的表征错合[J]
.外语研究,2008,25(2):45-48.
被引量:2
3
郭熙煌.
范畴化理论与时间概念的共性现象[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6):91-94.
被引量:3
4
周榕.
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的实验证据[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2):88-93.
被引量:118
5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蓝纯.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4):7-15.
被引量:515
2
方经民.
汉语“左”“右”方位参照中的主视和客视——兼与游顺钊先生讨论[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3):52-60.
被引量:27
3
王清华.
从认知视角解读俄语功能语法[J]
.中国俄语教学,2006,25(4):25-27.
被引量:3
4
Апресян Ю.Д.Лексическая семантика[M].М.,Наука,1974.
5
Апресян Ю.Д.Неконорые соображения о дейксисе в связи с понятием наивной модели мира[A]//Teria tekstu [C].Wroclaw,etc.:Ossolineum,1986,c.88-89.
6
Ельцова Л.Ф.Особенности выражения топологических свойств пространства в анатомических терминосочетаниях[M].Рязань.Изд-во Рязан.Ун-та,2000.
7
Кравченко А.В.Кпроблеме наблюдателя как системообразуюшего фактора в языке[J].ИАН СЛЯ,1993,No.3,c.60-62.
8
Кравченко А.В.Язык и восприятие:Когнитивные аспекты языковой категоризации[M].Иркутск,Изд-во Иркут.Ун-та,1996.
9
Яковлева Е.С.Фрагменты русской языковой картины мира(модели пространства,времени и восприятия)[M].М.,Гнозис,1994.
10
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122
1
朱耕.
空间隐喻的英汉对比[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17(5):104-106.
被引量:3
2
韩晓明.
时空关系“前”、“后”的认知与表达[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1):24-27.
被引量:1
3
周统权.
“上”与“下”不对称的认知研究[J]
.语言科学,2003,2(1):39-50.
被引量:32
4
钟曲莉.
英汉语中时间作为空间隐喻的对比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352-353.
5
吴曼.
英汉时间参照体系同异比较分析[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6):153-154.
6
陈瑜,吴澜.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汉时间隐喻空间化[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73-174.
被引量:4
7
袁影.
论战争隐喻的普遍性及文化渊源[J]
.外语研究,2004,21(4):36-39.
被引量:46
8
缑瑞隆.
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J]
.语言文字应用,2004(4):69-75.
被引量:51
9
黎定平.
论“意象独照”与共时性投射映现之内涵[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3):55-58.
被引量:2
10
曾传禄.
汉语空间隐喻的认知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3(2):31-35.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54
1
孙敏庆.
俄汉语空间维度词“大/小”隐喻义对比分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3):113-115.
被引量:4
2
赵亮.
空间隐喻中功能性因素的认知研究——从俄汉语空间形状词汇谈起[J]
.外语学刊,2009(2):40-43.
被引量:1
3
周榕.
时间隐喻表征的跨文化研究[J]
.现代外语,2000,23(1):58-66.
被引量:81
4
张志军,孙敏庆.
俄汉语“深/浅”空间维度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
.中国俄语教学,2009(3):44-48.
被引量:8
5
王松亭.
浅谈语境因素对隐喻的影响和制约作用[J]
.外语研究,2000,17(4):19-24.
被引量:5
6
彭文钊.
隐喻──认知与阐释[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1):41-45.
被引量:25
7
王松亭.
俄汉语中隐喻共性现象对比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5):15-17.
被引量:8
8
赵淑梅.
俄汉词语隐喻性转义的民族文化内涵[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S2):105-108.
被引量:2
9
武瑷华.
谈隐喻化[J]
.中国俄语教学,2001,20(1):25-32.
被引量:5
10
胡世雄.
论隐喻的深层结构——兼论与明喻的区别[J]
.中国俄语教学,2000,19(4):25-3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张娜娜.
俄语学界隐喻研究简评[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9):80-82.
被引量:1
2
曾婷,姜宏.
俄汉时间成语研究[J]
.中国俄语教学,2014,33(2):39-43.
被引量:3
3
徐先玉.
时间概念化的隐喻机制[J]
.中国俄语教学,2015,34(1):24-28.
被引量:1
4
周芸,罗思明.
汉语时空性状映射维度制约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32(5):77-8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刘海波.
俄语成语与俄罗斯民族文化[J]
.戏剧之家,2015(19):234-234.
2
薛宇.
探讨俄语隐喻研究的应用价值[J]
.大学教育,2016(12):106-107.
被引量:1
3
王萌瑶.
时间观念与汉语时间类成语的翻译研究[J]
.长安学刊,2019,10(2):136-138.
4
张美佳.
跨文化语境下汉俄成语来源对比分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15):130-131.
被引量:1
5
李勇忠,伊志.
时间隐喻的建构及其哲学运思——以“时间就是生命”为中心[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3(4):118-124.
被引量:1
1
李燕.
英汉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6):96-98.
被引量:1
2
唐德根,吴静芬.
异化归化翻译观的文化与哲学阐释[J]
.中国科技翻译,2008,21(2):1-3.
被引量:13
3
唐洁.
从认知角度看英汉语言中时间的空间隐喻[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127-130.
被引量:7
4
陈媛媛,闻素霞.
双语语义表征模型概述[J]
.考试周刊,2012(54):35-36.
被引量:1
5
杨洋,夏日光.
英汉时间的空间隐喻化认知对比研究[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3):81-84.
6
赵亮.
语言中空间关系概念所体现的人类中心性——俄汉语空间关系概念的认知语言学分析[J]
.中国俄语教学,2009(1):45-49.
被引量:3
7
陈小萍.
英汉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比[J]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6):109-110.
被引量:5
8
孙兵,刘鸣.
双语词汇表征模型研究进展[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22-127.
被引量:9
9
张颖.
英汉时间的空间隐喻相似性分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22-22.
被引量:1
10
范丽娜.
中西文化中死亡隐喻表征的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3):10-12.
被引量:2
外语研究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