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温热病热瘀证治初探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温热病热瘀证治初探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杨进作者简介杨进(1944─),江苏泰兴市人。医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基功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1968年7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多次赴日本、泰国等国家进行中医医疗、教学活...
作者
杨进
机构地区
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3-6,共4页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温热病
热瘀证
瘀血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分类号
R254.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8
1
富杭育,周爱香,郭淑英,田甲丽.
桂枝汤对体温双向调节作用机理探讨──对下丘脑5-羟色胺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2):1-4.
被引量:16
2
刘兰林,杨进,倪媛媛.
构建外感热病辨证体系的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20-22.
被引量:18
3
富杭育,周爱香,郭淑英.
桂枝汤对体温双向调节作用的机理探讨──对蛙皮素作用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2):99-100.
被引量:24
4
赵宇红,申昆玲,刘亚谊,刘春艳,谢正德.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体外实验研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5,26(5):571-573.
被引量:23
5
王志洁,黄岐善.
白藜芦醇与黄芪总皂甙合用抗Ⅱ型人疱疹病毒药效分析[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6):80-84.
被引量:7
6
万啟南,李游.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肺炎64例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2):88-90.
被引量:2
7
姜良铎,焦扬.
中医热病学研究展望[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4):2-5.
被引量:12
8
赵铁华,陈四平,杨鹤松,邓淑华,高巍.
黄芩茎叶活性部位抗病毒作用的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37(6):544-547.
被引量:26
9
魏民.
吴鞠通三焦辨证辨析[J]
.光明中医,2007,22(1):7-9.
被引量:9
10
周平安 姜良铎.流感的中医诊疗特点[J].中国中医急症,1999,8(1):3-3.
引证文献
5
1
邵华,肖照岑.
对温病血瘀的理论探讨[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1):5-7.
被引量:6
2
姜良铎,焦扬.
热病的中医研究述评[J]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9):8-13.
被引量:1
3
焦扬,姜良铎.
中医热病学的临床研究述评[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9):1020-1021.
被引量:1
4
李丰衣,张琳,聂为民,赵敏.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外感热病的研究进展[J]
.传染病信息,2010,23(5):303-308.
被引量:2
5
李帆,罗静,刘学海.
从消炎退热颗粒析外感热病证治古今博约流变[J]
.四川中医,2018,36(9):23-2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王毅,聂广.
邪毒致瘀在急性传染病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及活血化瘀法应用的探讨[J]
.世界中医药,2008,3(1):10-14.
被引量:3
2
郭红.
近十年温病文献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08,28(3):83-85.
被引量:1
3
陈燕力,孙利红,黄象安,赵洪杰.
甲型流感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候分析(附65例临床分析)[J]
.北京医学,2012,34(3):193-196.
被引量:1
4
朱林.
外感发热的中医辨治经验[J]
.中医研究,2015,28(10):36-38.
被引量:7
5
王秀婷,史哲新.
凉血散血理论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J]
.四川中医,2016,34(6):29-31.
6
黄莉.
外感发热中医辨治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1):2078-2080.
被引量:4
7
王志威,艾军,李钢磊,黄碧玲,黄毅凌.
温病学郁热理论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218-220.
被引量:8
8
林鸿春,李楠,焦扬,蔡玲玲.
疏风宣肺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42例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15):12-14.
被引量:9
9
谢毅强,桂艺维,王献,刘畅,赵靖宇,刘英莲,李秘,李凯.
中医热病医案分层次导读课程建设探讨——以海南医学院为例[J]
.中医教育,2021,40(3):5-8.
被引量:1
10
杨珺涵,孔德昭,段佳荠,李航,于贤洎昊,王钰,王苗苗,张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现代诊疗方案证治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5):197-202.
被引量:3
1
黄学阳,王巧萍,谭志健,蔡炳勤,陆广莘.
脱疽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与糖尿病足的证治异同[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1):60-62.
被引量:8
2
万海同,王灿晖,杨进.
论阴伤是温病热瘀证的主要病机[J]
.中医杂志,1999,40(3):136-138.
3
徐晓东,殷子杰,孔丽娅,何赛萍.
桃核承气汤对热瘀证大鼠SOD、MDA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5,25(9):20-21.
被引量:6
4
王丽萍,陈扬荣.
狼疮性肾炎从热瘀论治[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6):92-93.
被引量:6
5
王付.
经方辨治慢性盆腔炎[J]
.四川中医,2003,21(6):50-51.
被引量:3
6
万海同,杨进,苄慧敏,瞿玉祥.
养阴生津法对热瘀模型家兔抗脂质过氧化作用[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5):52-53.
7
程志强,杜建.
肿瘤坏死因子与温病急性热瘀证的相关性探讨[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9,9(2):43-45.
被引量:1
8
万海同,王灿晖,杨进.
论阴伤是温病热瘀证的主要病机[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2):8-10.
被引量:6
9
卞慧敏,杨进,翟玉祥,马健,龚婕宁,刘学凤.
养阴生津法对家兔热瘀证模型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11):48-50.
被引量:6
10
程志强,杜建.
温病热瘀证的病机及分期证治探讨[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3):57-59.
被引量:2
江苏中医
199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