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术执行批判的使命——李振宏教授访谈
被引量:1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9-154,共6页
Academic Monthly
同被引文献11
-
1戴逸.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J].历史研究,1998(6):5-16. 被引量:37
-
2齐世荣.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前景[J].历史研究,1994(1):155-168. 被引量:24
-
3张晓校.试论当代史学发展中的通俗史学[J].学习与探索,1996(4):130-133. 被引量:7
-
4林甘泉,邹兆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古代历史——访林甘泉研究员[J].历史教学问题,2006(3):25-39. 被引量:7
-
5姜义华.当代中国史学:从帝王之学走向普遍性的人学[J].湖南社会科学,2008(6):13-16. 被引量:4
-
6方克立,陆信礼.“侯外庐学派”的最新代表作——读《中国儒学发展史》[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2):33-37. 被引量:6
-
7李振宏.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学派、话语与话域[J].学术月刊,2010,42(11):119-123. 被引量:7
-
8王记录.近十年来“通俗历史热”现象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1):19-23. 被引量:16
-
9陈新.“公众史学”的理论基础与学科框架[J].学术月刊,2012,44(3):117-123. 被引量:41
-
10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3):3-22. 被引量:63
二级引证文献6
-
1王记录.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知识大众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向[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3(4):23-31. 被引量:5
-
2王记录.论“史钞”[J].史学史研究,2016(3):1-12. 被引量:7
-
3王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禹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33(6):70-75. 被引量:2
-
4王珏.改革开放新时期古籍今译问题的论争及理论建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5):102-107. 被引量:2
-
5郭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文化使命[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4):100-106.
-
6王记录,张嘉欣.公众史学在中国:发展路径与理论建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4(4):122-128. 被引量:6
-
1王晓晖.历史学本科学生史学论文写作教学与实践的改革创新[J].大学教育,2014(4):121-122. 被引量:1
-
2陈杨桂.毛泽东和他的老友李振翩[J].党史文汇,2009(2):15-17.
-
3杜娟.对阅读教学中“用教材教”的几点思考[J].教育艺术,2013(12):6-6.
-
4风格,离普通教师有多远[J].语文建设,2011(2):16-16.
-
5周其霞.穿越时空 探究真知——例谈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选择和运用[J].教师,2012(27):95-95. 被引量:1
-
6张田生,严春艳.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渭南师范学院史学论文写作为例[J].科学与财富,2010(6):70-71. 被引量:2
-
7秦浩然.河南召开培养能力的研讨会[J].生物学教学,1988,0(3):29-29.
-
8常建华.从史学论文标题的变化看学术观念的转移[J].安徽史学,2011(3):11-12. 被引量:1
-
9刘祥学.迈入史学研究殿堂的必读之作——评田澍教授《史学论文写作教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3(6):107-108.
-
10井建斌.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断想[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7):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