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纺织》
1998年第5期60-61,共2页
Beijing Textile Journal
同被引文献9
-
1葛怡.纺织材料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状况与开发前景[J].产业用纺织品,1996,14(2):6-9. 被引量:3
-
2[1]http://zhenyuan.sdedu.net
-
3李歆.超级电容器综述[J].中国电子商情,2009(11):52-54. 被引量:9
-
4邢宇新.仿生学原理及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J].毛纺科技,2001,29(4):10-12. 被引量:8
-
5宋心远.生物颜色与纺织品染色[J].染料工业,2002,39(1):14-20. 被引量:8
-
6陶肖明,张兴祥.智能纤维的现状与未来[J].棉纺织技术,2002,30(3):11-16. 被引量:64
-
7搭载英特尔Curie穿戴模块的智能变形服装[J].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展望,2015,0(10):54-54. 被引量:3
-
8沈臻懿.迷彩作战服[J].检察风云,2017,0(2):34-36. 被引量:2
-
9潘小山,范维,周子冠,贺苗.柔性温度传感器研究进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7,36(10):1-3.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25
-
1刘扬.自然的启示,设计的源泉——以西南交大郫县新校区景观设计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06,20(3):89-92. 被引量:1
-
2蓝海啸,姚海伟,耿亮.仿生技术在迷彩伪装服中的应用[J].河北纺织,2006(2):29-31. 被引量:3
-
3赵雪,朱平,展义臻.生态纺织品染色技术综述[J].染料与染色,2007,44(4):23-30. 被引量:10
-
4赵雪,展义臻,何瑾馨.仿生学研究现状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J].纺织科技进展,2008(5):36-43. 被引量:8
-
5张鑫哲,陈丽华.高性能运动服装发展现状与趋势[J].纺织导报,2010(5):105-107. 被引量:25
-
6李向华.浅谈生态染色新技术[J].广西纺织科技,2010,39(3):43-45. 被引量:4
-
7陈丽华.仿生纺织品与服装[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1):70-76. 被引量:11
-
8雷开臣.染整新技术研究进展[J].染整技术,2011,33(10):11-17. 被引量:8
-
9姚连珍,杨文芳,梁庆忠.仿生技术在纺织品中的应用[J].染整技术,2013,35(12):29-33. 被引量:3
-
10郝静雅,李艳梅.智能服装发展现状及趋势[J].纺织导报,2020,0(4):62-65. 被引量:22
-
1李惠萍.译自99俄罗斯的服装科技消息[J].服装科技,1999(6):58-59.
-
2卜丽芳,汪文燕.下个世纪穿什么[J].服装科技,1998(6):64-64.
-
3邬莹颖,赵国玲.让高级定制从这里走得更远 访绍兴亨利·博瑞服装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创意总监庄子儒[J].纺织服装周刊,2015,0(26):30-30.
-
4钱同源.科技与服装[J].丝绸,1999,36(6):44-46.
-
5刘静轩.技术也是一种时尚[J].中国服装(北京),2002(3):140-143. 被引量:1
-
6巩继贤.智能服装的现状及展望[J].现代纺织技术,2004,12(1):47-49. 被引量:37
-
7刘云华.攀登服装科技高峰的人——戴永甫与“D式裁剪”[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56-59.
-
8单毓馥,王玉秀.服装未来的发展趋势——智能服装[J].上海纺织科技,2005,33(12):29-31. 被引量:17
-
9设计师设计变色服装,心跳越快衣服越透明[J].中国纤检,2016,0(7):121-121.
-
10李忠东.高科技服装“新宠”[J].世界发明,2001,24(7):1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