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概况及开发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形成和变化有其自身规律,在区域缺水的环境下,局部水资源富集。近年来水资源规模开发带来一些地质环境问题,局部争水问题凸显。
作者
刘永宏
郭廷锋
谢继香
机构地区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出处
《青海环境》
2009年第4期153-157,共5页
Journal of Qinghai Environment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水资源
承载能力
水量均衡
分类号
TV211.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刘永宏,杜海泉.
察尔汗盐湖二期工程需引水入湖[J]
.柴达木开发研究,2002(4):42-44.
被引量:1
2
刘永宏.
格尔木冲洪积扇戈壁带右翼上段水质变咸的原因[J]
.青海地质,1998,7(2):45-49.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5
1
黄勇,尚小刚,李键,王永贵,郭宏业,郭新华.
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分析[J]
.青海科技,2007,14(2):41-45.
2
谭红兵,刘兴起,于升松,吕亚萍.
格尔木河中下游—达布逊湖段水化学变化特征研究[J]
.湖泊科学,2001,13(1):43-50.
被引量:6
3
谭红兵,于升松,刘兴起.
格尔木河中下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变化特征[J]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31(3):273-278.
被引量:6
4
王文科,栾约生,杨泽元,乔晓英,杨晓婷.
人类重大工程对格尔木冲洪积扇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研究[J]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1,23(2):6-11.
被引量:18
5
路亮,吴琼,袁文虎,成康楠.
青海托拉海冲洪积扇区水文地质及水质分析[J]
.矿产勘查,2020,11(3):591-59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
1
燕华云.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J]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96,7(4):69-72.
被引量:4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海西州水利局.青海雀柴这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初始水权分配与水权转让总体方案[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1.
3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格尔木河流域初始水权(水量)分配方案[R].北京: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0.
4
青海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口径经济社会用水量汇总成果报告[R] .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
5
张晓宁.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初始水权分配问题探讨[J]
.水利发展研究,2009,9(9):7-13.
被引量:3
6
于静洁,刘维义.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8,12(4):21-30.
被引量:4
7
于丛乐.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绿色和谐发展[J]
.水利发展研究,2009,9(11):14-16.
被引量:5
8
谢新民,魏传江,柴福鑫,李青基,贾福宏,庞恒通.
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配置及开发利用策略研究[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0(6):1-5.
被引量:6
9
张树军,王光谦,王芳,左海凤.
柴达木盆地植被生态需水研究[J]
.水电能源科学,2010,28(12):26-29.
被引量:6
10
杜嘉妮.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现状、问题及治理对策[J]
.科技风,2013(17):263-26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王艳.
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水权制度建设研究[J]
.人民长江,2014,45(13):99-101.
被引量:2
2
韩雁,贾绍凤,吕爱锋.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供需配置规划[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13(1):10-1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郑志来.
缺水地区农用水权置换实践比较与优化研究[J]
.节水灌溉,2016(7):77-79.
被引量:1
2
娄利华.
朝阳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节水型社会建设分析[J]
.地下水,2018,40(1):182-183.
被引量:2
3
周念清,夏学敏,朱勍,颜伟峰.
许昌市水资源多模式联合调度与合理配置[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7,15(1):7-13.
被引量:7
4
孙国营,陕振沛,孙新杰,张文林.
基于TOPSIS-灰色关联方法的水资源配置评价模型研究[J]
.节水灌溉,2019(7):68-71.
被引量:20
1
梁文寿.
关于漓江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分析[J]
.广西轻工业,2011,27(5):77-78.
被引量:2
2
龚建明.
以开发利用新能源为着力点 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J]
.前进论坛,2009(9):10-11.
3
李艳霞,李占灵.
我国水资源概况与水体环境化学[J]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2):51-52.
4
谢永明.
我们的水去哪儿啦?[J]
.前进论坛,2014(8):54-54.
5
王红星.
哈尔滨市区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保护[J]
.黑龙江地质,1995,6(3):52-58.
6
刘贵莲,朱美虹.
浙江省污水资源化现状与对策分析[J]
.中国水利,2011(3):28-30.
被引量:7
7
杨秋林.
山西省水资源及水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2):103-104.
被引量:3
8
张秋菊,王铂铎,崔晨,郭娜.
西安市再生水回用浅析[J]
.地下水,2011,33(2):95-97.
被引量:6
9
孙群.
我们身边的水知多少[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19(3):124-125.
10
王巍.
浅析绵阳市水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J]
.城市地理,2015,0(12X):212-212.
青海环境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