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温病条辨》中三焦辨证与“养阴”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吴瑭的《温病条辨》是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温病学著作。书中创立温病三焦辨证纲领—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结合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形成了温病学的辨治体系。在三焦辨证理论指导下,吴瑭提出温病三焦辨治养阴思想,治疗温病尤其重视顾护阴液,针对温邪侵袭程度,结合三焦辨证制定不同的治则、治法及遣方用药规律。三焦辨治养阴思想在临床实践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
李华
周语平
刘光炜
机构地区
甘肃中医学院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09年第12期1024-1025,共2页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温病条辨》
三焦辨证
养阴思想
分类号
R22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吴鞠通.《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1.
2
张廷君.
名老中医陈枢燮治疗上焦湿热的特色浅识[J]
.吉林中医药,1999,19(6):8-9.
被引量:1
3
陶晓华.
吴鞠通在方剂治法上对叶天士的继承和发展[J]
.江苏中医,1989,10(5):28-30.
被引量:3
4
张沁园.
浅谈《伤寒论》保护正气的治则[J]
.吉林中医药,2006,26(2):3-5.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徐国龙.
试析《伤寒论》治疗学思想[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2,11(2):2-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7
1
胡浩,周铭心,吕光耀.
吴鞠通《温病条辨》湿邪治法特点管窥[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939-941.
被引量:12
2
宋景利,宋景萍.
止泻汤治疗湿热腹泻216例临床观察[J]
.吉林中医药,2008,28(2):121-121.
被引量:4
3
孙铮,方向明.
《伤寒论》中兼治脾胃病方药规律分析[J]
.吉林中医药,2010,30(3):254-255.
被引量:7
4
孙磊,王兴华.
《伤寒杂病论》治则学说的现代研究[J]
.吉林中医药,2010,30(9):749-750.
5
宋健,郑旭锐.
《温病条辨》治湿注重清、化、利[J]
.河南中医,2010,30(11):1061-1062.
被引量:2
6
齐元玲,张庆祥.
圜道观思维下中医扶正与祛邪治则解读及其意义[J]
.时珍国医国药,2020,31(8):1953-1955.
被引量:6
7
李琪,凌银露,章良瑢,乔丽蕊,钟妮,张磊.
阳和汤在中医外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2):123-127.
1
汪禹,沈祥峰.
浅析张仲景的养阴思想[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6):704-706.
被引量:6
2
范文杰.
吴鞠通温病养阴思想探析及临床应用心得[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6):52-53.
被引量:2
3
韩四萍.
邵朝弟养阴思想在狼疮性肾炎治疗护理中的应用[J]
.湖北中医杂志,2013,35(8):22-22.
被引量:2
4
乔平.
《瘟疫论》“养阴”思想浅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3):191-192.
被引量:5
5
黄梅春.
浅谈肾炎从三焦辨治[J]
.江西中医药,1998,29(5):20-21.
6
张皞珺.
浅议呃逆、呕吐从三焦辨治[J]
.四川中医,2007,25(1):26-27.
被引量:4
7
曾胜,林斌.
糖尿病肾病三焦辨治[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9):84-84.
被引量:18
8
梁华,李巨峰.
浅谈朱丹溪补脾养阴法的老年养生思想[J]
.光明中医,2009,24(12):2257-2258.
被引量:5
9
刘少勇,刘菊妍.
《温热论》养阴思想探析[J]
.中医杂志,2008,49(8):762-763.
被引量:4
10
王家涛,伍炳彩.
三伏养阳三九养阴思想的应用探讨[J]
.陕西中医,2008,29(12):1645-1646.
被引量:8
吉林中医药
200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