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审视跨文化视野中的“作者之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源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西方诗学,重视文学摹仿外在现实世界的作用,注重的是文学文本的独立性,而消解、漠视创作主体的独特地位;中国理论界则以"诗言志"这一命题作为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注重创作主体与作品之间的相融与相依,强调"心"与"物"、"情"与"物"之间的相互感应,认为对主体的研究是顺利地进入文本、准确地理解文本的有效路径。从比较文学的跨文化视野来审视理论界关于"作者之死",我们就完全可以以一种超脱的心态来对待这一论争。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对"作者之死"这一命题所作的探讨。
作者 丁伯林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6期95-98,共4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2

  • 1戴从容.乔伊斯与形式[J].外国文学评论,2002(4):5-14. 被引量:23
  • 2[德]海德格尔 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
  • 3James Acheson,Samuel Beckett' s Artistic Theory and Practice (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1997),p.119,p.120.
  • 4Ihab Hassan,"The Solipsist Voice in Beckett' s Trilogy" ,in Critical Essays on Samuel Reckett,ed.,Patrick A.McCarthy ( Boston:G K.HalI,1986),p.70.
  • 5Samuel Beckett,"Dante… Bruno.Vico… Joyce" ,in Our Exagmination Round his Factification for Incamination of Works in Progress ( London: Faber and Faber,1972),p.14.
  • 6参见方生:《后结构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99页.
  • 7萨特:《萨特论艺术》,韦德·巴斯金编,欧阳友权、冯黎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31页.
  • 8John Pilling,Samuel Beckett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6),p.19.
  • 9Lawrence Miller,Samuel Beckett: The Expressive Dilemma (New York: St.Martin' s Press 1992),p.128.
  • 10转引自陆扬.《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210页.

共引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