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伤寒论》看仲景创立辨证论治体系的思路与精髓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论中巧用伤寒引发外感六淫致病之理入手,揭示《伤寒论》既治伤寒亦治温病之理。分析张仲景继承中求发展,尊经中有创新的思想,研究六经辨证纲领的确立。阐释仲景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构建的因事明理、以外度内的辨证观;以常测变、知常达变的常变观;因发知受、内外合一的整体观;随证治之。
作者
杨殿兴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5-8,共4页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辨证论治
方法论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分类号
R222.21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9
1
任应秋.医圣张仲景的伟大成就[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2):2-2.
2
陈冶恒.《伤寒论》第6条管窥[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4,(1):32-32.
3
解达.科学理论的特征与《伤寒论》的科学性[J].国医论坛,1987,(2):1-1.
4
秦进修 李浩澎.伤寒论六经初探[J].张仲景研究,1981,(1):38-38.
5
和田正系.时心铭译.伤寒论阶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6
张家骥.试论《伤寒论》主脉主症的精神实质[J].国医论坛,1986,(3):1-1.
7
中医研究院.岳美中论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1.
8
魏睦森.从《伤寒论》试探仲景的辩证思维方法[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7,(4):13-13.
9
郭子光.伤寒论证治实质的探讨[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9,(1):2-2.
共引文献
4
1
郑林.
辨证论治研究概述[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01,16(3):41-43.
被引量:2
2
黄开泰.
邪路及其临床意义[J]
.江苏中医,2001,22(12):5-7.
被引量:4
3
梁宜生.
肾宝合剂临床应用举隅[J]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3):216-216.
被引量:2
4
徐瑞荣.
《伤寒论》课题科研设计思路方法释解[J]
.中医药学刊,2004,22(5):891-893.
同被引文献
21
1
丁怀轸,丁怀超.
从名实之争到本末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渊流初探[J]
.社会科学战线,1987(4):63-70.
被引量:2
2
鲁锦寰.
汉末荆州学派与三国政治[J]
.中州学刊,1982(4):105-110.
被引量:5
3
王晓毅.
荆州官学与三国思想文化[J]
.中国哲学史,1994(5):61-66.
被引量:1
4
何少初.
论《伤寒论》中的易学思想[J]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1994,1(1):49-51.
被引量:2
5
王侃,秦霖.
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J]
.中华医史杂志,2004,34(2):93-96.
被引量:15
6
金仁义.
刘表与荆州学派[J]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1):71-74.
被引量:5
7
闪增郁,张智,向丽华,陈燕萍,彭锦,王震.
对中医证的现代研究将导致人体状态学的产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2):8-8.
被引量:4
8
张秀传.
张仲景“仁学”思想初探[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9):27-29.
被引量:2
9
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学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
10
吴凤全.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杂志,1986,(4):52-54.
引证文献
3
1
闫妍.
从《伤寒论》谈张仲景的整体性辨证思维[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2):8-9.
被引量:3
2
申俊龙,彭翔.
《伤寒论》理论构建的动力与机理探讨[J]
.医学与哲学(A),2009,30(6):59-61.
被引量:2
3
宋美芳,陈家旭,卞庆来,彭晨习,孙雪彬.
对“因发知受”发病学原理的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9):709-712.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张明泉,郭霞珍,刘晓燕,许筱颖.
从中医时间医学探讨微观结构下的整体性和节律性[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585-586.
被引量:6
2
促进外贸出口防范金融风险[J]
.中外经贸信息,2000(7):4-5.
3
周刚.
浅谈《伤寒论》课程教学中常用的辨证思维方法[J]
.山西中医,2013,29(9):53-53.
被引量:1
4
程文博,贾韬,郎狄.
《伤寒论》理论构建的动力与机理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3):87-88.
5
温利丹,支艳.
中医时间医学在月经病中的应用[J]
.中医学报,2017,32(5):780-783.
被引量:14
6
王培刚,范东瀛,陈辉,王一松.
医学微生物史课程对激发医学生学习动机的价值与启示[J]
.医学教育管理,2018,4(6):474-477.
7
李坤宁,张庆祥,徐成岩,李奕,李作伟.
伏邪病因病机特点的探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19,28(12):2170-2173.
被引量:42
8
李灿东,翁慧,魏佳,夏淑洁,靖媛,陈谦峰,王洋.
中医诊断的思维原理[J]
.天津中医药,2020,37(1):14-17.
被引量:21
9
夏淑洁,李灿东.
“因发知受”的思维原理剖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10):1421-1423.
被引量:6
10
贾春华.
中医学“是什么”与“为什么”理论的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9):709-713.
被引量:4
1
李国鼎.
六经辨证与创造性思维[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7(4):193-195.
被引量:1
2
曹安来.
从《伤寒杂病论》看张仲景的创造性思维[J]
.国医论坛,1989,4(3):1-2.
3
李赛美.
从《伤寒论》看张仲景的创造性思维[J]
.新中医,2000,32(1):57-57.
被引量:3
4
吉良晨.
以济世为良 以愈疾为善[J]
.中华养生保健,2008(3):52-53.
5
肖勇,张红梅,刘英锋.
试论体质对六淫致病的影响[J]
.江西中医药,2014,45(8):9-11.
6
陆善旦.
玉林 鸡骨草销势看好 益智走动变迟缓[J]
.中国现代中药,2009,11(8):48-50.
7
顾锡冬.
浅谈清代的尊经观及其代表[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151-152.
被引量:3
8
赵兰青,郭芸.
慢性盆腔炎证治体会[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12):834-835.
被引量:1
9
胡郁坤.
谈培养青年中医的创造性思维[J]
.医学与哲学,1990,11(1):21-23.
10
张连提.
结合放射学特点浅析膝骨关节炎发病的中医预防思路[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0):113-113.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