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上凉冲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用薄层色谱对金银花、连翘、防风、薄荷、岗梅根等5味药材进行了鉴别,并利用薄层扫描法对制剂中绿原酸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为上凉冲剂的质量检测提供了方法。
作者
赵瑞芝
林杰
机构地区
广东省中医院
沈阳沈河区药品检验所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1998年第9期10-12,共3页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关键词
上凉冲剂
质量标准
绿原酸
含量
中成药
分类号
R286.0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
1
孟宪纾.中成药分析[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同被引文献
1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现代实用本草 (上册)第一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773.
2
冉先德主编.中华药海.上卷,第二册[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300.
3
陈发奎,常用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1997年,421页
4
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1,1995年,449页
5
王宝琴,中成药质量标准与标准物质研究,1994年,337-338,374-376页
6
柯铭清,中草药有效成分与药理特性(第2版),1982年,225页
7
孙德成,刘瑞贵.
商品炒苦杏仁的质量分析[J]
.中成药,1997,19(5):20-21.
被引量:2
8
柯长江,马辉明.
紫外分光法测定半夏露口含片中麻黄碱的含量[J]
.中成药,1997,19(10):20-21.
被引量:10
9
倪坤仪,韩南银,屠洁.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翘解毒片中绿原酸和甘草酸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1998,18(4):252-255.
被引量:13
10
杨月春,戴其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甙的含量[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8,15(4):54-5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徐国兵,汪海孙.
薄层扫描法测定益胆片中氯原酸的含量[J]
.中国药学杂志,2000,35(6):411-413.
被引量:8
2
聂丽萍,左兴华.
薄层扫描法测定清热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02,17(3):27-28.
被引量:4
3
谢明艳.
小儿咳喘停糖浆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的研究[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3):81-8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熊杰,徐济仓,吕小芳,杨红英,张艳丽.
RP-HPLC法测定朝鲜蓟中绿原酸的含量[J]
.云南化工,2004,31(6):39-41.
被引量:11
2
万军,周霞,陈青竹,兰雁,吴纯洁.
杜仲颗粒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研究[J]
.中成药,2006,28(4):584-585.
被引量:5
3
潘赞红,魏智勇.
益肾软肝合剂中赤芍的定性鉴别[J]
.天津中医药,2006,23(3):250-251.
4
袁华,邓良,孙炎彬,杨小俊,闫志国,吴元欣.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叶中的绿原酸[J]
.生物加工过程,2007,5(1):71-73.
被引量:16
5
崔小兵,池玉梅,陈维,狄留庆,李伟.
HPLC双波长梯度洗脱测定六味络通胶囊中绿原酸、阿魏酸、甘草苷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2007,27(8):1147-1149.
被引量:2
6
池玉梅,崔小兵,陈维,李伟,狄留庆.
HPLC双波长梯度洗脱同时测定通塞脉微丸中绿原酸、阿魏酸、甘草苷的含量[J]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7):1348-1350.
被引量:12
7
祁银德,任玉凤.
岭南地区习用中药岗梅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09,5(3):29-32.
被引量:28
8
李璞.
HPLC法测定益胆片中绿原酸的含量[J]
.中医药导报,2009,15(6):83-84.
9
陶金华,狄留庆,文红梅,赵晓莉.
RP-HPLC双波长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通塞脉微丸中阿魏酸、甘草素、肉桂酸、哈巴俄苷的含量[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24(2):66-69.
被引量:4
10
张亚明.
HPLC-ELSD法测定抗感颗粒中绿原酸含量[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5):89-90.
被引量:2
1
徐锡兰,张先河,邬嘉琛.
苓薏连翘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1):37-38.
被引量:4
2
张炜,张汉明,郭美丽,张戈.
连翘的药理学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0,17(1):7-10.
被引量:102
3
王金梅,许启泰,康文艺.
连翘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B05):153-157.
被引量:22
4
常明荣,万素兰.
药用植物连翘的本草考证[J]
.山东医药工业,1998,17(5):26-27.
被引量:5
5
徐秀珍,栗晓黎.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翘中连翘苷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1998,18(3):203-204.
被引量:11
6
李立.
对川芎与连翘配伍运用的探讨[J]
.四川中医,2002,20(6):29-30.
被引量:7
7
谢文武.
连翘散坚汤治疗痄腮125例[J]
.四川中医,1999,17(11):42-42.
被引量:1
8
张志玲,王敬超.
清面饮治疗痤疮86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03,11(4):40-40.
9
董正华.
《伤寒论》之连轺非连翘[J]
.医古文知识,1993(1):40-40.
被引量:1
10
怡悦.
双黄连中金银花标志化合物的鉴定[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25(1):45-46.
中成药
199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