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当得利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与法官的释明权
被引量:
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05年5月24日、5月30日、8月24日,某甲通过银行先后三次向某乙分别汇款6.1万美元、3.9万美元、2万美元,以上款项共计12万美元。2006年,某甲以其与某乙之间存在借贷关系为由,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某乙清偿前述款项。2006年11月14日,某甲向该法院申请撤诉并获准许。
作者
刘言浩
机构地区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出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97-100,共4页
People's Judicature
关键词
证明责任分配
不当得利
释明权
法官
诉讼
借贷关系
申请撤诉
美元
分类号
D920.5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7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67
同被引文献
127
1
蒋飞.
论当代中国司法的基本功能解决纠纷[J]
.法律适用,2010(10):45-49.
被引量:3
2
苏永钦.
以公法规范控制私法契约——两岸转介条款的比较与操作建议[J]
.人大法律评论,2010(1):3-26.
被引量:66
3
渠涛.
日本学者对不当得利的最新研究——加藤雅信的观总概述[J]
.环球法律评论,1993,15(4):76-83.
被引量:13
4
邹海林.
侵害他人权益之不当得利及其相关问题[J]
.法学研究,1996,18(5):153-161.
被引量:15
5
叶自强.
罗森伯格的举证责任分配理论[J]
.环球法律评论,1995,17(2):33-38.
被引量:27
6
渠涛.
日本学者对不当得利的最新研究──加藤雅信的观点概述(续完)[J]
.环球法律评论,1994,16(1):89-97.
被引量:7
7
邬砚.
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证明责任的分配[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23(2):130-137.
被引量:8
8
侯猛,胡凌,李晟.
“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研讨会观点综述[J]
.法学,2005(10):106-113.
被引量:15
9
陈尧.
利益集团与政治过程[J]
.读书,2005(11):117-124.
被引量:5
10
冉昊.
两大法系法律实施系统比较——财产法律的视角[J]
.中国社会科学,2006(1):59-71.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13
1
黄文官.
论不当得利“无法律上原因”要件证明责任的分配——以相对人具体化义务的强化为依归[J]
.研究生法学,2012(1):68-80.
被引量:1
2
李兴魁,沈烨.
审视不当得利纠纷的“基础面”与“关键点”——一种方法论的视角[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25(3):97-102.
被引量:2
3
李后龙,李勇,王松.
请求权分析五定法:从有法可依到有据可判[J]
.法律适用,2012(1):13-17.
被引量:3
4
祝芹.
给付型不当得利的证明责任分配[J]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3):56-57.
被引量:1
5
娄爱华.
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之概念澄清——基于“给付”概念的中国法重释[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30(6):110-117.
被引量:30
6
张娟,姚玉玲.
浅议给付型不当得利举证责任的分配[J]
.知识经济,2013(14):45-46.
7
许德风.
法教义学的应用[J]
.中外法学,2013,25(5):937-973.
被引量:218
8
王雷.
《民法总则》中证据规范的解释与适用[J]
.法学家,2018,0(6):111-121.
被引量:7
9
屈茂辉,章小兵.
我国不当得利法的流变与反思[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6):67-71.
被引量:4
10
王吉康.
不当得利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J]
.黑河学刊,2019(2):108-111.
二级引证文献
267
1
甘文强.
混合共同担保内部追偿权的否定与应对[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2):47-54.
被引量:4
2
赵金龙,康铭.
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中投服中心选案基点与依据之探讨[J]
.证券法律评论,2022(1):488-507.
3
邹学庚.
《民法典》第65条商事登记公示效力研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1):159-176.
被引量:20
4
朱纪源.
非对峙型受虐妇女反杀案:现状检讨与纾困路径[J]
.中财法律评论,2024(1):387-419.
5
徐万龙.
论刑法教义学的去哲学化[J]
.刑事法评论,2021(1):107-119.
被引量:2
6
王星译.
论刑事诉讼法教义学研究的范式回归[J]
.刑事法评论,2018(1):82-107.
被引量:1
7
严立.
论好意施惠人侵权责任之减轻——兼评《民法典(草案)》第1217条[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0,22(1):3-18.
被引量:2
8
许中缘.
给付障碍责任:一种被忽略的合同责任形态[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2):21-41.
9
申晨.
论中国民法学研究中的功能主义范式[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5):146-166.
被引量:10
10
曹泽玲.
《民法典》视野下不当得利制度与衡平原则[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1(11):87-88.
1
余晶.
试论调解中法官释明权的规范行使[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6):233-233.
2
赵亚飞,邓辉辉.
民事诉讼辩论原则初探[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8):132-132.
3
董蓓.
浅新法官的释明权[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9):34-35.
4
陈颖,孙建霞.
论法官的释明权[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1(11):27-28.
5
孙永军.
民事诉讼模式与法官的释明权[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75-80.
被引量:2
6
莫良元.
建构我国法官释明权制度的价值研究[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82-83.
7
李珍珍.
论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J]
.神州,2011(3):98-98.
8
黄保轩.
论法官的释明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31):5-6.
9
孙隽南.
论行政诉讼中法官的释明权[J]
.才智,2013(2):113-113.
10
王慧铭.
论民事诉讼中的法官释明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9):121-122.
被引量:2
人民司法
2009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