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朗读中寻找“钥匙”——李镇西老师《再别康桥》课例评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学生能加深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让学生一起体验和领悟。
作者
张冬
机构地区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出处
《文教资料》
2010年第2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李镇西老师
《再别康桥》
教学过程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1
褚慧敏.
多媒体教学尽现“康桥之美”——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J]
.魅力中国,2009,0(31):216-216.
被引量:1
2
潘旭跃.
《再别康桥》新解[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4(9):48-49.
被引量:1
3
曲英华.
《再别康桥》朗诵分析[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25(1):44-45.
被引量:1
4
邬建芳.
《再别康桥》:用诗情召唤诗情[J]
.中学语文教学,2006(12):24-25.
被引量:2
5
张春华.
《走进徐志摩》教学方案[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7(9):99-99.
被引量: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
史晓华.怎样指导学生诵读[J].中学生阅读(初中教研版),2009,(12).
8
王国顺.初中诗歌教学初探[J].新一代(下半月),2010,(4).
9
吴亮奎.
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三个基本问题[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09(11):3-6.
被引量:1
10
贾会彬.
名师课堂的精彩从哪里来?——程翔老师《<再别康桥>课堂实录》赏析[J]
.青年教师,2010(9):39-4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唐伶俐.
《再别康桥》教学实践与反思[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0(4):43-45.
1
刘建军,曾凡莉.
一节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高中英语写作课[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16,39(4):57-63.
被引量:15
2
黄梅.
千教万教,教人求美[J]
.教育界(教师培训),2014,0(10):64-64.
3
吴忠豪,杜弘.
外国小学作文教学课例评析[J]
.小学语文教师,2009(2):10-15.
4
刘媛,杨蕾.
“理解园丁心”课例评析[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10):41-42.
5
张晓云.
浅谈意象美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功能[J]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12(4):84-85.
被引量:1
6
胡克祥.
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人代会”——校本课程《我眼中的人代会》课例评析[J]
.贵州教育,2007(18):31-32.
7
陈玉琴.
课堂上的追问与沉默——《再别康桥》课例评析[J]
.语文学习,2010(10):19-23.
被引量:1
8
叶兆宁.
美国优秀STEM课例评析及其本土化[J]
.中国科技教育,2016,0(11):20-22.
被引量:7
9
周有利,孙珍卿.
文字背后有言外之意——特级教师周有利《鞋匠的儿子》课例评析[J]
.语文知识,2016(20):5-10.
10
张忠诚,周佳丹,孙珍卿.
有层次的学习活动设计——特级教师张忠诚《我和祖父的园子》课例评析[J]
.语文知识,2016(10):33-43.
文教资料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