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进行界定,从以产业融合为基础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角度分析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并以深圳为例介绍其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证明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我国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
张雯
何锦
机构地区
河海大学商学院
出处
《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第1期1-2,共2页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产业融合
两化融合
分类号
F4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69
同被引文献
8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1
钱纳里,鲁滨逊.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3
刘世锦.
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
.中国工业经济,2005(11):5-9.
被引量:42
4
汪斌,余冬筠.
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4(7):21-28.
被引量:82
5
张继良,杨仁发.
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J]
.学术月刊,2008,40(6):77-83.
被引量:7
6
吴颖,刘志迎,丰志培.
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J]
.产业经济研究,2004(4):64-70.
被引量:33
7
周振华.
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
.中国工业经济,2003(4):46-52.
被引量:388
8
李林.
产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础及其实践[J]
.上海经济研究,2008,20(6):90-95.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77
1
周振华.
产业融合中的空间结构:产业群集扩展[J]
.改革,2004(3):30-35.
被引量:14
2
郭铁民.
产业融合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认识[J]
.东南学术,2005(1):69-75.
被引量:22
3
李美云.
国外产业融合研究新进展[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12):12-20.
被引量:89
4
贺铿.
关于信息产业和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9(2):34-40.
被引量:22
5
柳旭波.
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理论的新发展[J]
.长白学刊,2006(2):61-63.
被引量:12
6
张梅.
浅议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产业融合现象[J]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2):49-52.
被引量:3
7
周旭霞.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4):56-59.
被引量:10
8
柯武刚 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
9
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10
[12]Christensen, C. and Rosenbloom, R. 1997. "Explains the auacker's advantage: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and the value network", Research Policy. 24,223 - 257.
共引文献
569
1
杜传忠,侯佳妮.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能否有效缓解服务业“成本病”——基于WIOD中国数据的经验事实[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3):28-42.
被引量:22
2
吕宁,黄迪,王欣,冯凌,王金伟,刘霄泉.
北京市冰雪运动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动力机制与模式[J]
.中国生态旅游,2021,11(6):846-857.
被引量:9
3
赵嫚,王如忠.
文旅产业融合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2000—2019年数据的计量分析[J]
.青海民族研究,2022,33(2):211-219.
被引量:10
4
黄群慧,贺俊,倪红福.
新征程两个阶段的中国新型工业化目标及战略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21(1):1-14.
被引量:22
5
许士道,原小能.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促进产业融合了吗?——基于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的研究[J]
.南大商学评论,2021,18(2):22-38.
被引量:9
6
范旭,武永超.
中国石墨烯产业化何以实现?——基于31个省市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23,41(2):230-240.
被引量:9
7
陈颖,张佩珊,黄洪洲,王学冠.
产业融合视阈下文旅小镇全产业链条体系规划:定位、整合与创新[J]
.大众投资指南,2020(6):190-192.
8
刘如月,杨蕙馨.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综述及未来趋势[J]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2023(1):108-123.
被引量:3
9
熊袖璋.
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结合的轨迹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1):198-199.
10
Ying Xue,Chao Fang,Ying Dong.
The impact of new relationship learning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Studies,2021,5(1):2-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7
1
吴振坤.
加快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进程[J]
.党政干部学刊,2002(12):6-8.
被引量:1
2
李建奇,傅晓华.
低碳经济与新型工业化探微[J]
.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3):66-68.
被引量:1
3
叶裕民,黄壬侠.
中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6):1-10.
被引量:40
4
任保平.
新型工业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创新[J]
.经济学家,2003(3):4-11.
被引量:57
5
张平宇.
新型工业化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对策[J]
.经济地理,2004,24(6):784-787.
被引量:13
6
叶春,王为.
广州和深圳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比较研究[J]
.热带地理,2004,24(4):366-370.
被引量:6
7
张克俊,曾科.
新型工业化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4(6):125-127.
被引量:28
8
辜胜阻,郑凌云.
新型工业化与高技术开发区的二次创业[J]
.中国软科学,2005(1):15-22.
被引量:12
9
郭铁民.
产业融合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认识[J]
.东南学术,2005(1):69-75.
被引量:22
10
毛文娟,魏大鹏.
天津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探索[J]
.统计与决策,2005,21(02X):34-36.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林丽颖,张虹鸥.
广州和深圳工业行业结构效益比较研究[J]
.热带地理,2010,30(3):255-259.
被引量:1
2
孙智君,周滢.
中国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
.学习与实践,2012(3):36-46.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孙智君,周滢.
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水平测度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6(2):107-113.
被引量:12
2
郝华勇.
基于“两个融合”的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实证研究[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4(3):49-54.
3
李飒.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理论探索综述[J]
.中国市场,2013(44):9-10.
被引量:2
4
马勤,刘青松.
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株洲产业转型——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3):106-110.
被引量:2
5
杨晓龙,孙明明,王华.
大庆市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水平测度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10):81-84.
被引量:1
6
顾强,成卓,徐鑫.
“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内涵、标志及展望[J]
.工业经济论坛,2015,2(1):1-12.
7
姚三军,匡耀求,黄宁生.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效益的评价[J]
.江西农业学报,2015,27(7):146-150.
被引量:2
8
张峰,宋晓娜,薛惠锋,董会忠.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工业用水效率内涵的解析模型——基于“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视角[J]
.科技管理研究,2018,38(9):181-190.
被引量:8
9
杜传忠,王纯.
我国工业化道路探索及新发展阶段创新方向研究[J]
.天津社会科学,2022(2):79-85.
被引量:7
10
吴殿廷,耿建忠,赵西君.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典型特征及内在联系[J]
.开发研究,2024(2):15-23.
1
张新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J]
.实事求是,2006(3).
被引量:2
2
刘国勇.
新阶段新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与机制创新[J]
.新疆财经,2009(4):21-24.
被引量:2
3
闫志民.
以工促农 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大思路的探索[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27(2):3-7.
被引量:4
4
张丽,张宗义.
贵州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
.贵州农业科学,2003,31(4):65-66.
被引量:1
5
王天凯:中国纺织业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J]
.非织造布,2013(1):15-15.
6
张原泰.
中国农业发展面对的挑战与对策[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2):26-27.
7
赵静.
新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与对策[J]
.河南科技(乡村版),2003(09X):4-4.
8
回眸[J]
.中国核工业,2016,0(1):7-7.
9
催英丽.
浅谈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农民致富之友,2012(13).
被引量:1
10
梁军.
关于土地整理科学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
.资源与产业,2008,10(5):7-11.
被引量:4
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