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会发展中的“三足鼎立”动力模式刍议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划时代理解,具有恒久价值。但由于核心概念上的界定不清,使得这个理论的传统阐释在实践中面临着解释困境。可以从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历史探寻出发,通过考察生产力的具体内容,区分"物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得出一种物质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三足鼎立"动力模式,修正传统阐释之不足,并解决它的理论困境。
作者 毛德儒
出处 《学习论坛》 2010年第1期60-63,共4页 Tribune of Stud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2

  • 1郭杰忠.论邓小平关于生产力思想的逻辑[J].江西社会科学,2004,24(8):24-29. 被引量:1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 4.《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页.
  • 6陈先达 靳辉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M].北京出版社,1983..
  • 7赵家祥.唯物史观的核心与当代现实[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 8刘明贵.生产力—理论与现实[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 9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8页第302页第141页.
  • 10《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56—57,56,54页.

共引文献8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