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述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率和临床特征的性别差异,分析了造成性别差异的可能原因。
作者
杜亚松
机构地区
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
出处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8年第3期159-161,共3页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Section of Psychiatry)
关键词
缺陷主动障碍
性别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分类号
R746.0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2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102
1
刘国华,张桂英,孟宪璋.
长沙市3所幼儿园儿童饮食、睡眠和一般行为问题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340-341.
被引量:12
2
陈会昌,张宏学,阴军莉,程小青,王明粤.
父亲教养态度与儿童在4~7岁间的问题行为和学校适应[J]
.心理科学,2004,27(5):1041-1045.
被引量:44
3
陈顺珍,曾芳,唐辉屏,杨桂云,陈玉珍,李琼池.
桂林市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4):386-387.
被引量:23
4
李斐,颜崇淮,沈晓明.
早期精细动作技能发育促进脑认知发展的研究进展[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0):2157-2159.
被引量:47
5
余益兵,葛明贵.
3~6岁幼儿社交地位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0):682-684.
被引量:4
6
范娟,杜亚松,王立伟.
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的中国城市常模和信度研究[J]
.上海精神医学,2005,17(6):321-323.
被引量:178
7
林琳.
妊娠期间吸烟可增加儿童发生多动症的风险[J]
.国外医学情报,2006,27(3):37-38.
被引量:4
8
冯夏婷,胡金娇,吴冬梅.
建立新型师幼互动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5-127.
被引量:9
9
沈鉴清,吴惠娟,赵梅青.
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2):133-135.
被引量:13
10
许岩,张文新.
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研究综述[J]
.江西教育科研,2006(1):12-14.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2
1
姜林,常文军,苏蕴,刘文华,曹广文.
镇江城区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1):1238-1240.
被引量:10
2
张迪,陈容,顾国家,王容君.
儿童多动症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9):722-723.
被引量:10
3
张迪,陈容,刘淑华.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智力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49-650.
被引量:4
4
朱焱,张碧昌,邓冰.
贵阳市中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62-64.
被引量:6
5
周晓兵,王水有,胡文胜.
衙江区小学生儿童多动症流行病学调查[J]
.浙江医学,2010(4):612-613.
被引量:3
6
林玉霖,庄惠昌,郑玉涛.
莆田县学龄儿童多动症的调查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1999,21(4):105-107.
被引量:12
7
杜亚松,忻仁娥,徐韬园,康敏瑜.
青少年心理门诊服务模式的探讨[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48-451.
被引量:5
8
王孟怡,邱小菊,朱莉琪.
4~6岁幼儿的问题行为与父子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5):349-354.
被引量:10
9
王永飞,陆爱军.
在沪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现况调查[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1):1631-1634.
被引量:5
10
金芳,张珊珊.
3-6岁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同伴接纳的关系[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2):113-11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82
1
陈岑,陈希,吴宗喜.
虚拟现实联合身体放松训练护理对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3(6):18-20.
2
张娜,孙洋.
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综述[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1):101-109.
被引量:1
3
沈阅,武世龙.
4~6岁幼儿行为问题现状的调查研究——以鞍山市为例[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5):104-110.
被引量:2
4
Xiao-He Yu,Le Zhong,Jia Huang.
How online ADHD-related information affects Chinese parents' decisions?[J]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2019,15(1):57-65.
被引量:2
5
宋红梅,祝亮美,王贝贝,林荣.
剖宫产对儿童孤独症及多动症影响的初步探讨[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08,31(1):63-65.
被引量:3
6
夏小燕,刘丽波,刘伯军.
学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及抽动秽语综合征与智商及学习困难的关系[J]
.华西医学,2009,24(12):3163-3164.
被引量:1
7
潘素娇,顾勇.
儿童行为问题有关病因探讨[J]
.浙江医学,2004,26(12):931-932.
被引量:2
8
苗丹阳.
家庭环境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病关系的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4):404-404.
9
姜林,苏渊.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242例分型诊断结果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6):502-504.
10
刘庆芳,曾凡林.
多动性障碍诊断问题的文献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10-14.
被引量:5
1
武密玲,孙志刚,张红梅,肖庆国,李素水.
孤独症核心症状的理论假说及药理学前景展望[J]
.精神医学杂志,2016,29(2):151-154.
被引量:4
2
肖泽萍,张明岛,严和骎.
强迫症的病理心理机制研究进展[J]
.上海精神医学,2002,14(1):45-47.
被引量:7
3
钟程,胡建.
酒依赖渴求理论及其神经环路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2):115-117.
被引量:9
4
王德刚,王高华.
弓形虫病与精神分裂症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0):13-14.
被引量:3
5
黄巍,姚毅.
抑郁干扰控制加工的两个现代理论假说[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4):246-249.
6
张洁,张登科,郝伟.
物质成瘾的负性强化假说[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8):81-85.
被引量:1
7
冷月,金宇,静进.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焦虑障碍研究概况[J]
.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1):1290-1293.
被引量:5
8
朱宏,孙静.
应激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
.精神医学杂志,2013,26(5):388-390.
被引量:13
9
陈琳.
自闭症儿童社会脑假说研究评述[J]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0,0(4):27-30.
10
张凯,王国强.
产后强迫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5):477-480.
被引量:2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