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现代空间重构与文化空间想象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空间维度是理解中国文学现代性不可或缺的重要视域。从空间维度看,中国现代性的发生肇始于古典空间意识的裂变,它迫使中国重新审视自身在世界中的位置,重新定位中国的空间形象。中国现代文学以文化想象的方式成为重构现代性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由空间裂变与重构的考察,重返现代性发生的历史现场,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 谢纳
机构地区 辽宁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3,共5页 Literary Review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中国现代小说的文学空间研究" 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空间转向与文学理论建构"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3页.
  • 2《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之六》,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51页.
  • 3杨光先.《不得已》,转引自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 4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99页.
  • 5《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0页.
  • 6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2页.
  • 7潘正文.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潮与“世界文学”观念的发展[J].文艺研究,2007(9):32-39. 被引量:3
  • 8徐念慈.《余之小说观》(1908年).
  • 9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

二级参考文献44

  • 1忻平.王韬最早提出“振兴中国”这一口号[J].历史教学问题,1984(5):46-46. 被引量:3
  • 2康有为 陈平原 夏晓虹编.《(日本书目志)识语》[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页.
  • 3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915,1(1).
  • 4《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J].新民丛报,1902,14.
  • 5罗家伦.《近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变迁》[J].新潮,1920,2:878-878.
  • 6沈雁冰.《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J].小说月报,1921,12.
  • 7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N].《晨报》(北京),1920年1月8日.
  • 8李大钊.《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J].新潮,1919,1.
  • 9王韬:《漫游随录》,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98页.
  • 10西谛(郑振铎).《新旧文学的调和》,《时事新报》副刊《文学旬刊》,1921年6月10日,第4期.

共引文献7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