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俯仰宇宙审美观照的源起不止于《易传》,还应上溯至殷周之际的《易经》。《诗经.大雅.旱麓》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这一兴象,标志着俯仰宇宙审美观照的确立和形成。《易经》之《观》卦,为其源起提供了三个前提条件:1)共同的宇宙观背景:在易卦是上下四方的规范而有序,在《诗经》是上下四方观念之成熟;2)共同的核心观念:《观》卦之"观我生"与《旱麓》"岂弟君子"均指向道德自律、亲和臣民,及在此基础上六四爻辞"观国之光"、"岂弟君子,遐不作人"相应,可谓一脉相承;3)《观》卦之"观"首创"兴"的规范化形式,规范"兴"从自然物象向人文事象引申。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以上三个前提可视为"间接接受";"鸢飞鱼跃"兴象的整合对以"鸟、鱼"为兴象的爻辞,可视为"直接接受"。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11,共9页
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ZW014)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