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末法制变革中“礼法之争”的现代启示--以《大清新刑律》的制定为视角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部好法典应该在实现法制现代化的同时,关注其社会调整功能。传统观点认为,《大清新刑律》是礼法之争后妥协的产物,不利于中国法制现代化。但《大清新刑律》立法过程中的礼法争论,正体现了社会现实性和法制现代化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暂行章程》获得颁行,虽坚持传统的礼教精神,但是为社会普遍接受《大清新刑律》奠定了基础,加快了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步伐。今天我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应该借鉴这种社会大讨论的方式。
作者
秦涛
杨柳青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7-149,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礼法之争
大清新刑律
法制现代化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1
1
瓦德西著,王光祈译.《瓦德西拳乱笔记》,中华书局,1928年版.
2
赫德.《中国实测论》,转引自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
《奏修订法律大概办法折》.
4
王瑞,郭大松.
清末礼法之争探析[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2):96-100.
被引量:4
5
江庸.《五十年来中国之法制》,引自《申报》五十年纪念特刊,1923年.
6
《钦定大清新刑律奏疏》.
7
《寄移文存卷八·书劳提学新刑律草案说帖后》.
8
柴荣.
清末礼法之争背后的法律思想价值[J]
.广东社会科学,2007(2):152-157.
被引量:7
9
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
[法]盂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5页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高汉成.
晚清法律改革动因再探——以张之洞与领事裁判权问题的关系为视角[J]
.清史研究,2004(4):51-58.
被引量:17
2
[4]劳乃宣遗稿.新刑律修正案汇录序[M].
3
[5]申报.第109号[M].上海:上海书店,1982.
4
.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3).3479.
5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
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50页.
7
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227页.
8
沈家本著,邓经元,骈宇骞点校.《薛大司寇遗稿序》,《寄簃文存》卷六,《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23页.
9
沈家本著,张全民点校.《刑制总考》卷一,《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第8页.
10
沈家本著,邓经元,骈宇骞点校.《历代刑官上》,《历代刑法考》,第1960页.
共引文献
9
1
康婧.
法律信仰的文化因素评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3):1-2.
2
张立胜.
论劳乃宣的“以礼入法”思想[J]
.船山学刊,2011(4):157-160.
被引量:2
3
陈景良.
崔述反“息讼”思想论略[J]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0,17(5):116-123.
被引量:14
4
崔志海.
建国以来的国内清末新政史研究[J]
.清史研究,2014(3):129-148.
被引量:21
5
童旭.
神明之下的结合:论清代民间的神会——以徽州“神会”文书为线索[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5):116-124.
被引量:5
6
李交发,李天助.
“以德治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3):141-147.
被引量:4
7
汪地彻.
中国老龄法变迁论[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5(4):95-101.
8
彭凤莲.
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再探[J]
.江海学刊,2018(4):26-32.
被引量:2
9
谭玲.
从《大清新刑律》看礼法之争[J]
.湘潮(理论版),2011(9):35-36.
同被引文献
16
1
高旭晨.
清末修律的经济背景[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3(6):55-58.
被引量:1
2
周少元.
论《大清新刑律》的刑罚制度[J]
.政法论坛,1995,13(6):73-75.
被引量:4
3
李贵连.
清末修订法律中的礼法之争[J]
.法学评论,1982(Z1):31-49.
被引量:6
4
李拥军.
法律与伦理的“分”与“合”——关于清末“礼法之争”背后的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15(9):68-76.
被引量:13
5
金敏.
继承晚清谁人遗产?——梁治平先生《礼教与法律》读后[J]
.清华法学,2015,9(5):161-176.
被引量:4
6
柴荣.
清末礼法之争背后的法律思想价值[J]
.广东社会科学,2007(2):152-157.
被引量:7
7
梁治平.
晚清围绕《大清新刑律》的争论[J]
.中国企业家,2008,44(3):156-157.
被引量:1
8
陈新宇.
《钦定大清刑律》新研究[J]
.法学研究,2011,33(2):193-208.
被引量:22
9
向达.
清末礼法之争述评[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5):140-145.
被引量:4
10
程波.
蔡枢衡的深刻性:以《中国法律之批判》(1942年)为中心展开[J]
.东方法学,2013(1):37-5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于向阳.
《大清新刑律》对中国刑法发展的意义[J]
.兰台世界(下旬),2013(7):29-30.
2
彭凤莲.
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再探[J]
.江海学刊,2018(4):26-32.
被引量:2
3
林晓炜.
论清末修律对当代中国立法的启示——以礼法之争为视角[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12):57-63.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倪强,唐家祥.
基于震害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机理的集成多媒体仿真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00,21(2):52-58.
被引量:9
2
彭凤莲,陈宏建.
德法合治:国家治理现代化路径的反思与重塑[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9(2):66-75.
被引量:8
1
朱岩福,李晓萍.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实践探索[J]
.环境与生活,2014,0(8X):245-245.
被引量:1
2
赵秉志.
略述抢劫罪的历史沿革[J]
.政法学刊(甘肃),1987(3):13-17.
被引量:2
3
薛锋.
论《大清新刑律草案》对罪犯基本权利的保护——近代三大刑法基本原则视角下的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26(3):116-119.
4
马永平.
我国缓刑制度的功能解构及完善设想[J]
.司法改革论评,2011(1):322-338.
5
陈家林.
正犯体系与正犯概念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1):20-28.
被引量:11
6
杨惠.
近代中国刑法现代化之初始[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7(2):46-48.
被引量:1
7
张铭新.
《大清新刑律》的重心与沈家本的倾向——写在沈家本诞生一百五十周年[J]
.法学评论,1991,9(1):11-17.
被引量:2
8
杨小莹.
论晚清新刑律案[J]
.学理论,2013(15):120-121.
9
林盛.
清末变法引发的人权激辩[J]
.浙江人大,2005,0(1):55-55.
10
陈瑞鼎.
提升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初探[J]
.江淮法治,2016,0(24):50-51.
被引量:1
求索
200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