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仁”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内涵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仁"居于核心地位,从先秦时的发轫,汉唐时的完备,到宋明理学的修润,再到民主革命派的扬弃,已经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弃旧扬新,赋予"仁"新的时代内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 彭亚琳
出处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18-121,共4页 Journal of Huain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2

  • 1[1]论语·微子[M]//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2[2]论语·卫灵公[M]//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3[3]论语·宪问[M]//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4[4]论语·八佾[M]//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5[5]论语·为政[M].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6[6]论语·学而[M]//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7[7]孟子·尽心上[M]//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8[9]论语·雍也[M]//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9[10]论语·阳货[M]//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10[11]论语·里仁[M]//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40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