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D-二聚体检测在烧伤患者静脉血栓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为烧伤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与预后密切相关。D-二聚体是辅助诊断静脉血栓生成的重要指标。烧伤患者D-二聚体水平普遍较高,其是否有助于烧伤患者的血栓筛查尚不清楚。本研究中通过对30例烧伤患者进行D-二聚体水平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螺旋CT检查血栓形成,初步探讨D-二聚体检测作为烧伤患者静脉血栓辅助诊断方法的指导意义。
作者
雷树红
于勇
蔺静
曹菁媛
武海洲
李少增
高焕学
机构地区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出处
《感染.炎症.修复》
2009年第4期246-247,共2页
Infection Inflammation Repair
关键词
D-二聚体检测
深静脉血栓
烧伤患者
筛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
螺旋CT检查
水平检测
辅助诊断
分类号
R563.5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543.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1
王健,曹卫红.
烧伤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J]
.感染.炎症.修复,2008,9(1):44-44.
被引量:6
2
李峰,柴家科,杨红明,贾晓明,李利根,郝岱峰,申传安,曹卫红,梁黎明,庹晓晔,孙天骏,胡泉.
低分子肝素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12):1220-1221.
被引量:9
3
熊长明.
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急性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药导刊,2002,4(2):104-105.
被引量:36
4
Wings JT, Gosselin RC, Anderson JT, et al.Practical utility of the D-dimer assay for excluding thromboembolism in severely injured trauma patients. J Trauma, 2001, 51(3):425-429.
二级参考文献
7
1
肖晓兰,何有德,田晓东,李登伦.
创面外用肝素治疗烧伤86例[J]
.中华烧伤杂志,2006,22(4):311-311.
被引量:5
2
李峰,柴家科,雷树红,张冬青.
烧伤患者休克期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爱维治的治疗作用[J]
.中国微循环,2007,11(3):198-200.
被引量:3
3
赵秀丽,胡大一.
抗凝制剂——低分子肝素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1998,19(6):321-322.
被引量:19
4
刘泽英,刘双,肖瑶,赵秀清,左大鹏.
52例肺栓塞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变化[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00,19(3):168-169.
被引量:21
5
程尉新,林洪远,盛志勇.
凝血系统紊乱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10):632-635.
被引量:63
6
孙建明,朱仕钦,曾晓华,李生伟.
D-二聚体和MVO试验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J]
.重庆医学,2000,29(6):547-548.
被引量:5
7
赵永健,刘群,邓诗琳.
大面积烧伤病人血液高凝状态分析[J]
.河北医药,2002,24(6):465-466.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48
1
杨国刚.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9,30(4):195-197.
被引量:4
2
黄洁明,钟冕,胡金伦.
血浆D-二聚体在肺栓塞患者中的诊断意义[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5,10(1):11-12.
被引量:4
3
杨军,王毅,黄津,罗涛,姚智.
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测在骨创伤致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J]
.微循环学杂志,2005,15(2):61-62.
被引量:30
4
刘艳丽.
妊娠合并急性心肌梗塞1例[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5):963-963.
5
王蓬,杨军,白雪,王麟.
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检测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J]
.黑龙江医药,2005,18(6):452-453.
被引量:1
6
高轶峰,万国强,田庆.
下肢深静脉炎性血栓致肺栓塞1例[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6):57-58.
7
杨军,白雪,王毅,杨玉嘉.
凝血指标监测对骨创伤及术后形成DVT的临床诊断价值[J]
.江西医药,2006,41(5):261-264.
被引量:11
8
潘宇红,黄璇,张烽.
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临床意义的探讨[J]
.中国微循环,2006,10(5):373-374.
被引量:6
9
贾玉龙,程石,汪岩,李娜,宋茂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D-二聚体监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刊,2007,42(3):36-38.
被引量:40
10
方德洋,李正花,赵春青.
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563-564.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24
1
李效敏,孙慧,阎玲,孙金凤.
川芎嗪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机制研究[J]
.中国药房,2005,16(8):610-612.
被引量:35
2
李家增.
止血异常与恶性肿瘤[J]
.血栓与止血学,2006,12(2):88-89.
被引量:29
3
华佳叶,冯莹,庞缨,蔡晓东,周旭红,赖毅妍.
血液肿瘤患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抗凝血酶检测的意义[J]
.血栓与止血学,2006,12(3):123-125.
被引量:7
4
董怀平,李庆敏.
D-二聚体的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2):1134-1135.
被引量:37
5
陈化禹.
D-二聚体及其测定方法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567-1568.
被引量:17
6
李宏波,徐爱芳.
D-D二聚体检测在肝病诊治中的意义[J]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6):85-86.
被引量:5
7
陈渝宁,孟冬娅,方秀菊.
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肺部疾病的意义[J]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1):4-5.
被引量:28
8
杜同信,王自正,傅雷,俞杨,朱建成,叶飞.
血清真胰岛素、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发生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8,15(2):82-85.
被引量:13
9
吕程,廖启洪,刘怡伶,覃绍鹏.
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与冠心病的关系[J]
.血栓与止血学,2008,14(5):216-217.
被引量:28
10
徐希国.
冠心病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测定及分析[J]
.山东医药,2009,49(23):42-43.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1
1
曾秋丽,李明.
D-二聚体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1):1203-1204.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蔡淑锋.
心绞痛和脑梗死患者血浆TAT、D-D、E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31-32.
被引量:5
2
蔡淑锋,方光辉,李恩治,王武琦.
牵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止血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470-1472.
被引量:3
3
谢青松,傅小君,许信龙,魏晓捷,汤崇辉,方战舰.
氨甲环酸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J]
.浙江创伤外科,2012,17(5):586-589.
被引量:3
4
曲灿华,王芳,周丽艳.
研制3P试验阳性血浆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1):2675-2676.
5
方光辉,蔡淑锋,李恩治,王武琦.
牵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止凝血功能的影响[J]
.浙江实用医学,2013,18(1):37-38.
被引量:1
6
马升俊.
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评价[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5):602-604.
被引量:9
7
陈阿红,盛秀红,周小安.
208例骨折病人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2,12(11):204-204.
8
田莹,王芳,蔡美.
D-二聚体在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中的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9):163-165.
被引量:1
9
林建蓓,汤卓琼.
易栓症患者血浆抗凝血酶与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8):953-954.
被引量:1
10
解学龙,曾梅.
DD、FDP和AT-Ⅲ联合检测对DIC实验诊断及治疗监测的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134-134.
被引量:14
1
黄峻.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J]
.中国处方药,2008(6):52-52.
被引量:2
2
王伟娜.
血栓弹力袜在合并高胆固醇血症ICU患者预防血栓生成中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194-195.
被引量:4
3
陈联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左心功能的影响[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6):56-57.
被引量:1
4
任爱平,陈宁,王蒙琴,杨叶.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循环与周围血中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变化[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3):285-287.
5
曹瑛.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
.血栓与止血学,2016,22(6):624-626.
被引量:1
6
应显星.
高剂量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1):96-97.
被引量:1
7
武开宏,莫绪明,刘迎龙.
干细胞与心肌组织工程学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3):280-282.
被引量:3
8
黄少敏,岑忠耿,张伟帅,杨文海.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及狭窄的临床价值[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1):31-33.
被引量:55
9
张岩,张庆桥,蒋世良.
Simmons导管在肺动脉闭锁造影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8):1044-1046.
10
刘文,刘慧明,覃燕梅,丁航,梁念慈.
槲皮素-7-硫酸酯钠盐对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国药理通讯,2010,27(2):47-48.
被引量:1
感染.炎症.修复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