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对接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天然地与地方社会经济有着方方面面的密切联系。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利用好这种密切联系,在确定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和人才培养规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实施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等诸多环节上实现与社会的有效对接,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者
孟繁兵
机构地区
德州学院
出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社会
应用型人才
对接机制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6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巩建闽,岳昌君.
高校毕业生职业素质问题研究--以某高校计算机专业为例[J]
.当代教育科学,2008(11):51-52.
被引量:10
2
杨涛,王兴林,童文胜.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之路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1):60-65.
被引量:51
3
季桂起.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构想[J]
.中国大学教学,2007(9):55-58.
被引量:44
4
姚成郡.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2):101-103.
被引量:5
5
高思.学生素质是衡量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6(004).
6
记者 唐景莉 陈强 郭炳德.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定位是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5(00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李晓明,陈平,张铭,朱敏悦.
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
.计算机教育,2004(8):11-18.
被引量:139
2
潘懋元.
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2):4-6.
被引量:301
3
童文胜.
西部地方高校 重在成为区域创新骨干力量[J]
.中国高等教育,2006(21):55-56.
被引量:4
4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
历以贤.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6
教育部.各级各类学校数[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l8/level3.jsp?tablename=2233&infoid=33454.
7
周济.大学发展与科学管理,2007年1月8日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jyb.com.cn/cm/jycm/beijing/jybgb/zh/t20070428811324.htm.
8
程鸿斌.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召开[EB/OL].http:news.ecnu.edu.cn/keynews/2006,1001,055599.html.
9
Robert M. Diamond, Designing arid Assessing Courses and Curricula A Practical Guide Revised Edition ,Jossey -Bass Publishers- San Francisco[M], 1998 : 265-275,14-15.
10
蒋建湘 庞青山.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江苏高教,1997,(1).
共引文献
106
1
陈新民.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9,29(1):46-49.
被引量:35
2
杨建永,邹宇瑞.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江苏省宿迁学院图书馆的实践[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2):97-99.
被引量:2
3
张启昌,刘盛,孙广仁.
林学专业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实习教学模式初探[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6):1-5.
被引量:7
4
林智期.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人才培养的认识与实践——以莆田学院为例[J]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5):137-138.
被引量:4
5
杨建朝.
公平之困与内涵转向: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策略[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30):4-6.
6
孟繁兵.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思考[J]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5):92-95.
被引量:2
7
杨鹏起,邱小捷,吴宝瑞.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6):88-91.
被引量:3
8
刘俊,陈志丹.
探索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5):63-64.
被引量:14
9
郑海霞,盛正发.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45-49.
被引量:8
10
程敬宝.
端正专业教育思想 创新专业教育特色——以“教育技术学”为例谈高校品牌专业建设[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8):138-139.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9
1
张绍杰,杨忠.
高校外语专业在新世纪面临的危机与对策[J]
.外语界,2000(3):2-7.
被引量:76
2
刘毅.
关于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
.外语界,2000(3):12-17.
被引量:113
3
于影.
跨学科发展与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9,26(5):55-57.
被引量:1
4
汤道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25(2):126-129.
被引量:25
5
张林军.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
.科技信息,2008(33):294-294.
被引量:6
6
戴炜栋,张雪梅.
谈英语专业教学评估和学科建设[J]
.中国外语,2005,2(2):4-7.
被引量:43
7
黄晶伟.
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6):180-181.
被引量:8
8
杨琪,王雪玲.
论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10):162-163.
被引量:2
9
姚瑶.
浅谈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J]
.科技信息,2009(3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赵杨.
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对接的思考[J]
.俪人(教师),2014(17):119-120.
2
梅毕祥,刘凯,汪小布,聂志华.
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几点建议[J]
.知识窗(教师版),2010(3X):22-23.
1
黄蕴兰,宁文燕.
建立文化市场与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对接机制的思考——以广西为例[J]
.广西社会科学,2011(1):23-26.
2
孙健.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问题的探索[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5):145-148.
被引量:36
3
杜环欢.
特色化视野下地方高校专业调整对接机制的研究[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3):79-83.
被引量:2
4
李明晨,高道勤.
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几个向度[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5):34-36.
5
李桂英.
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3):68-70.
被引量:6
6
张鲁阳,李文庠.
学生质量综合评定初探[J]
.高等教育研究,1986,7(3):59-61.
7
王建舜.
美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研究[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1(3):7-9.
8
韩萍芳,孙宇,张锋.
关于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1):96-97.
被引量:16
9
余磊.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探讨[J]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29(8):47-48.
被引量:1
10
陈文贵.
培养财经类研究生应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3):21-22.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