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许地山、郑振铎和季羡林与印度民间文学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中国学术界对印度民间文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大体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许地山、郑振铎和季羡林。许地山是中国近现代最早翻译和介绍印度民间故事的梵文学者。郑振铎对印度文学有特殊关注,在研究中国俗文学发展史的时候经常以印度故事为参照,进行对比研究。季羡林在译介和研究印度民间文学方面著作更多,成就巨大,是该领域当之无愧的旗手。
作者
薛克翘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年第1期110-113,共4页
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关键词
印度文学
民间文学
许地山
郑振铎
季羡林
分类号
J4 [艺术—摄影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郑振铎.郑振铎说俗文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
(印度)戴伯诃利(DayLalBehari)著,许地山.孟加拉民间故事[M]商务印书馆,1956.
同被引文献
45
1
任梦华.
许地山早期作品研究述评[J]
.文教资料,2001(1):153-160.
被引量:1
2
谭桂林.
宗教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J]
.求索,1999(1):89-94.
被引量:8
3
王盛.
许地山研究五十年(待续)[J]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5(3):69-72.
被引量:2
4
郑炜明.
许地山的佛教文学[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0(6):92-101.
被引量:12
5
席扬.
许地山散文论[J]
.文学评论,1992(3):52-59.
被引量:9
6
郭济访.
论许地山的“新宗教”[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6(6):67-71.
被引量:2
7
席扬.
天国里痛苦的理想主义者——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许地山及其创作[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8(1):57-61.
被引量:3
8
郭志刚.
“东方式的反省”——论许地山小说中的文化意识[J]
.社会科学战线,1987(4):257-265.
被引量:3
9
宋益乔.
在精神生活的深层开掘——再论佛学思想对许地山思想及创作的影响[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32(1):61-67.
被引量:2
10
周绍华.
试论许地山小说的选材[J]
.齐鲁学刊,1982(2):91-9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谭树卿.
落地的“花生”不会死——许地山与文化研究述评[J]
.文教资料,2012(32):66-69.
2
任东升,李依依.
许地山:印度文学译介的先驱[J]
.东方翻译,2020(3):55-60.
3
刘璞.
许地山的小说创作与印度翻译文学:互文性关系探究[J]
.中国文艺家,2018,0(5):76-78.
1
张振涛.
百岁学人缪天瑞[J]
.人民音乐,2007(8):4-7.
被引量:3
2
白岩松.
人格的光辉[J]
.伴侣,2010(3):44-45.
3
窦忠如.
徐悲鸿与《八十七神仙卷》的悲欢离合[J]
.东西南北,2013(24):28-29.
4
雷寿峰.
徐悲鸿和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J]
.人生与伴侣(极品),2017,0(4):66-69.
5
崔嵬.
徐悲鸿与国宝《八十七神仙图》[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0(11):72-73.
6
吴江蓝.
禅与艺术[J]
.读书,1995,0(4):79-80.
7
窦忠如.
徐悲鸿与《八十七神仙卷》的悲欢离合[J]
.中外文摘,2016,0(24):64-65.
8
国学大师饶宗颐[J]
.走近科学,2010(8):74-77.
9
董星光.
国学大师季羡林——油画肖像创作手记[J]
.收藏界,2013(2):120-121.
10
窦忠如.
徐悲鸿与一幅古画的悲欢离合[J]
.文史博览,2011(9):64-66.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