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从1951年Austin和张明觉首次报道哺乳动物精子的获能现象(Capacitation)以来,个体受精技术已由小实验动物发展到人类和大家畜,并在20多种动物上获得成功,其中家兔(1959)、小白鼠(1968)、大鼠(1974)、人(1978)、牛(1981)、山羊(1984)、绵羊(1986)和猪(1986)等8种动物已有了体外受精的后代。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有助于揭示受精的本质和机理,有助于研究胚胎的发育和分化,并且便于进行胚胎分割。
出处
《内蒙古畜牧科学》
1990年第4期1-3,共3页
Inner Mongol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and P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