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甘温扶阳法及应用初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甘温扶阳法来源于《内经》,主要适用于阳虚之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至真要大论》中曰:"劳者温之"。根据"阳之动始于温"、"甘与辛合而生阳"的理论,本法常用药物的药性多温,气味或甘或辛。如党参、黄芪、山药、大枣、甘草、桂枝、生姜、杜仲、狗脊、续断、附子、肉桂等。
作者
洪德慧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集贤县中医院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3期179-18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关键词
治则体会
甘温扶阳
临床应用
分类号
R24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杨晓梅,付佳玉,李祥臣,刘喜斌.
甘温扶阳法临床举隅[J]
.中医药信息,1999,16(2):4-5.
2
柳立焕.
浅论甘温扶阳法的临床应用[J]
.湖北中医杂志,1998,20(2):25-26.
3
李永堂,周志华.
甘温扶阳法的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84-85.
被引量:1
4
李永堂,周志华.
甘温扶阳法临床应用举隅[J]
.中医药学刊,2005,23(2):381-382.
5
戴小池.
浅论“甘温扶阳法”及其临床应用[J]
.甘肃中医,1999,12(4):14-15.
被引量:2
6
承忠委,马继松.
运用“高者抑之”治则体会[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89,16(1):28-29.
7
赵力,张建荣.
仲景对虚劳病的辨治特色[J]
.光明中医,2016,31(10):1375-1376.
被引量:7
8
为什么说肾气丸亦是甘温扶阳剂?为什么要从阴中求阳?[J]
.河北中医,1981,3(B12):48-48.
9
何锋,刘莉.
浅析《金匮要略》甘温扶阳治虚损,脾肾为先[J]
.甘肃中医,2007,20(11):1-2.
10
王德周,张建荣.
从《金匮要略》虚劳病篇谈对肺痨的论治[J]
.国医论坛,2011,26(4):3-4.
被引量:1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