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烯效唑和多效唑在大豆叶片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比较(简报)
被引量: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豆三叶期喷施烯效唑和多效唑,在大田栽培大豆叶片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7d和10.2d,在土壤中分别为16d和46d,在室内土壤则分别为40.5d和107d.
作者
刘传飞
金乐红
曾晓春
严晓华
机构地区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九江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
出处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8年第5期350-352,共3页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烯效唑
多效唑
大豆
降解
叶片
土壤
分类号
S565.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81.8 [农业科学—农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69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256
参考文献
2
1
刘传飞,熊英俊.
烯效唑在土壤中的吸附、迁移及大田中降解的动态[J]
.江西农业学报,1997,9(2):30-34.
被引量:3
2
楼小华,梁天锡.
多效唑在稻谷、稻株、土壤和田水中残留分析方法研究[J]
.农药,1990(1):31-32.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陈善坤,曾晓春,刘传飞.
S-3307和PP333对水稻秧苗促蘖效应的比较测定及其与植物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1994,6(1):10-13.
被引量:11
2
刘传飞,曾晓春,陈善坤.
S-3307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与α-淀粉酶活性关系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5,17(2):122-125.
被引量:8
3
刘传飞,曾晓春,施永宁,陈善坤.
温度和强氯精对烯效唑浸种效果影响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6,18(3):270-27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9
1
戴蕴青,刘肃,黄卫东,韩雅珊.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的多效唑含量[J]
.色谱,1995,13(6):455-457.
被引量:19
2
廖强,杨文钰,陈兴福,沈静.
泽泻块茎中烯效唑残留的测定[J]
.农药,2008,47(4):284-285.
被引量:15
3
游明华,孙广大,陈猛,袁东星.
环境水样中9种三唑类农药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
.色谱,2008,26(6):704-708.
被引量:13
4
李春丽,尹桂豪,刘春华.
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芒果园土壤中多效唑残留量[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856-4857.
被引量:19
5
谢艳丽,章程辉,梁振益,丁成翠,张宇,赵振东.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荔枝中多效唑残留量[J]
.现代农药,2011,10(1):36-37.
被引量:9
6
夏红英,段先志.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烯效唑的应用研究[J]
.农药,2002,41(12):18-18.
被引量:7
7
徐明华,胡冠九,高占啟,毕凤稚.
江苏省主要农药产品的环境残留监测方法研究[J]
.环境监控与预警,2020,12(5):21-30.
被引量:10
8
王安群,彭凤仙,邓益群.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吡虫啉和多效唑[J]
.精细化工中间体,2004,34(2):72-73.
被引量:5
9
白桦,邱月明,郝楠,张青.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粮谷中多效唑残留量[J]
.检验检疫科学,2004,14(3):54-55.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269
1
刘红梅,李海燕,苏云.
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效果[J]
.河南农业,2007(1):17-18.
被引量:3
2
李绍才,孙海龙.
中国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资源科学,2004,26(z1):61-66.
被引量:90
3
刘淑梅,韩淑英,崔国金,朱丽莎,吕华.
甜荞麦叶总黄酮降糖、降脂作用及机制[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9):1815-1817.
被引量:63
4
汪惠芳.
烯效唑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0,8(z1):51-52.
被引量:11
5
明村豪,蒋芳玲,胡宏敏,周学超,詹锋华,吴震.
幼苗徒长程度对黄瓜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中国蔬菜,2011(4):29-34.
被引量:55
6
赵卫星,徐小利,常高正,李晓慧,杨帆,梁慎.
嫁接对西瓜生长及抗逆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5):63-65.
被引量:12
7
黄金堂.
二棱大麦茎秆性状与抗倒性关系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3):49-52.
被引量:17
8
张桂山,贾小明,马晓航,周宏斌,程天凡.
一株多菌灵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J]
.微生物学报,2004,44(4):417-421.
被引量:38
9
李鹏,李占斌,郑良勇.
植被恢复演替初期对模拟降雨产流特征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54-57.
被引量:14
10
章迪,郑均娥.
多效唑对大豆矮化及增产的效应[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12(4):23-2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3
1
杨文钰,樊高琼,任万军,王竹,于振文,余松烈.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根叶生理功能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7):1339-1345.
被引量:61
2
杨文钰,樊高琼,任万君,赵莉,董兆勇,韩惠芳.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光合作用和^(14)C同化物分配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5,31(9):1173-1178.
被引量:14
3
孙彦辉.
脑胶质瘤治疗标准及最新进展[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6,11(8):337-339.
被引量:13
4
范文丽,李天来.
烯效唑不同喷施浓度对番茄幼苗体内营养元素分配的影响[J]
.辽宁农业科学,2006(6):23-25.
被引量:1
5
石在臣,刘宗亮.
烯效唑干拌种对冬小麦生理·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08-3509.
被引量:8
6
崔建龙,王建力.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小叶黄杨的影响[J]
.园林科技,2008(1):6-8.
被引量:5
7
廖强,杨文钰,陈兴福,沈静.
泽泻块茎中烯效唑残留的测定[J]
.农药,2008,47(4):284-285.
被引量:15
8
孔德洋,石利利,单正军,高士祥.
烯效唑的光解、水解及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3):1190-1193.
被引量:3
9
黄莺,韦宏恩.
S_(3307)培育烤烟壮苗的生理基础[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0,19(1):1-5.
被引量:11
10
任学祥,叶正和,苏贤岩,丁克坚,陈莉,刘金晶.
防小麦纹枯病种衣剂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0):167-17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56
1
李琬,项洪涛,何宁,王雪扬,刘淼,王曼力,王彤彤,唐晓东,李一丹.
烯效唑(S3307)提高作物抗逆性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20(20):101-106.
被引量:21
2
聂萌恩,柳青山,白文斌,郭平毅,范昕琦,王海燕,杨慧勇.
喷施多效唑对谷子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农学学报,2020,10(2):18-23.
被引量:6
3
张伟龙,高鸣,杨波,马一铭,杨永志,高忠,胡喜连,李淑杰.
不同密度对公谷88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东北农业科学,2023,48(6):31-34.
被引量:1
4
闫苗苗,张养利,李倩,郝双奎,聂耸,曹三潮.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旱地小麦抗倒稳产的影响[J]
.基层农技推广,2024(1):12-15.
被引量:1
5
洪霞,邢海龙,王晨琛.
烯效唑时间分辨免疫分析方法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0):186-187.
被引量:1
6
黄康龙,赵颖,莫俊杰,梁杰恩,黄华彬,刘丽霞,周鸿凯,何觉民.
烯效唑干粉拌种降低小麦不育系株高的效应[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4):634-637.
被引量:5
7
鲁坤存,李爱华,颜合洪.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烟草科技,2004,37(11):36-39.
被引量:15
8
杨文钰,关华,韩惠芳,任万军,樊高琼.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DNA合成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05,19(2):148-150.
被引量:3
9
杨文钰,韩惠芳,任万君,赵莉,樊高琼.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分蘖期间内源激素及糖氮比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5,31(6):760-765.
被引量:30
10
杨文钰,樊高琼,董兆勇,任万君,刘卫国.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根系生长及吸收功能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05,19(3):222-227.
被引量:13
1
王建.
有机小麦精量播种高产种植技术[J]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4,0(12):46-46.
2
孔祥义,罗丰,肖春雷,刘勇,王爽,李劲松.
不同栽培条件下3种农药在甜瓜上的残留消解动态比较[J]
.中国瓜菜,2012,25(6):19-21.
被引量:3
3
陈仕高.
机插稻与常规栽插稻白背飞虱种群动态比较[J]
.湖南农业科学,2007(4):142-143.
4
田立文,娄春恒,文如镜,李蕾.
不同密度水平棉花群体结构和光合产物积累动态比较[J]
.新疆农业科学,1996,33(4):160-162.
被引量:4
5
陈仕高,蒲正国,谢雪梅,田茂仁,朱明华.
杂交稻与常规稻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动态比较[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146-147.
被引量:1
6
熊维全,万群.
植物凝集素及其在生物固氮中的作用[J]
.热带农业科技,2005,28(2):21-26.
被引量:12
7
耿小红.
玉米体内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动态比较[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07(8):50-51.
被引量:2
8
周鸿进,毛祝新,黄德君,傅华.
青藏高原不同垂穗披碱草居群营养品质季节动态比较[J]
.草业科学,2011,28(6):1198-1202.
被引量:3
9
严秀将,冯长松,卢欣石.
北京地区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生长动态比较[J]
.草业科学,2009,26(6):78-83.
被引量:15
10
黄翔,毕小进,陈钢,洪娟,杜雷,王素萍,张利红,练志成,叶莉霞.
不同类型控释肥对辣椒生长及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7,56(2):237-241.
被引量:4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