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选择及其历史局限性与超越性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伴随着新型工业化的进行而同时展开的。中国要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上有所成就,进而建成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好的生态文明,不仅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发展阶段所带来的局限和束缚,还要尽最大努力消解这些难题,借鉴和学习来自世界、主要是发达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经验,争取实现对它们的创新和超越,从而不仅为中国、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
王宏斌
机构地区
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分院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7-190,共4页
Marxism & Reality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途径选择
局限性
超越性
分类号
X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0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1
[美]查伦·斯普瑞雷纳克.《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2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124、132页.
3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载于2006年9月25日《学习时报》.
4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载于薛晓源,李惠斌主编.《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5
[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
共引文献
11
1
王宏斌.
生态文明:理论来源、历史必然性及其本质特征——从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视角谈起[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1):165-167.
被引量:10
2
王文莉.
生态文明建设与马克思国家职能观的时代解读[J]
.社会主义研究,2009(2):1-5.
被引量:3
3
王金水.
生态文明的时代价值辨析[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2):170-173.
4
高卫星.
试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责任[J]
.河南社会科学,2009,17(3):35-39.
被引量:12
5
王世谊.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时代意义[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4):171-174.
被引量:17
6
廖志诚.
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系统的构成[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1(6):194-196.
被引量:7
7
刘威.
慈善资源动员与权力边界意识:国家的视角[J]
.东南学术,2010(4):53-60.
被引量:17
8
王学俭,宫长瑞.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其中国化实践路径[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11(5):4-10.
被引量:4
9
王彬彬.
论生态文明的实施机制[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83-89.
被引量:7
10
徐忠麟.
生态文明与法治文明的融合:前提、基础和范式[J]
.法学评论,2013,31(6):52-60.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109
1
杨虎涛.
两种不同的生态观——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与演化经济学稳态经济理论比较[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6):735-740.
被引量:4
2
余谋昌.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
.长白学刊,2007(2):138-140.
被引量:61
3
成金华,冯银.
我国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1):30-37.
被引量:21
4
史坤博,杨永春.
大陆大学生在台湾的旅游动机及旅游形象感知评价[J]
.资源科学,2015,37(3):593-604.
被引量:16
5
禹贡.
城市生态环境形象设计的生态背景值研究[J]
.地理科学,2004,24(5):605-609.
被引量:5
6
俞可平.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4):4-5.
被引量:391
7
陈少华,郑雪.
人格特质对选择性加工偏向的影响[J]
.心理科学,2005,28(5):1135-1138.
被引量:21
8
李燕琴.
一种生态旅游者的识别与细分方法——以北京市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6):906-917.
被引量:8
9
包庆德,王金柱.
技术与能源:生态文明及其实践构序[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23-29.
被引量:5
10
尹成勇.
浅析生态文明建设[J]
.生态经济,2006,22(9):139-141.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8
1
张秀婷.
浅议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生态文明[J]
.学理论,2011(14):17-18.
2
赵薇.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反思[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55-58.
被引量:2
3
周聪敏.
培育和践行人与自然友善观 服务国际旅游岛——以海南高校德育为例[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11):111-114.
4
刘思华.
关于生态文明制度与跨越工业文明“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几个问题[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1):42-46.
被引量:6
5
石莹,何爱平.
生态文明建设:一个研究进展述评[J]
.区域经济评论,2016(2):152-160.
被引量:3
6
朱梅.
基于多样本潜在类别的旅游者生态文明行为分析——以苏州市为例[J]
.地理研究,2016,35(7):1329-1343.
被引量:8
7
朱梅,汪德根.
旅游地生态文明形象感知的测度与差异——基于不同行为类型旅游者比较[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8):44-51.
被引量:2
8
江丽芳,陈忠.
福建科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分析[J]
.文史博览(理论),2015(12):57-5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钱勇.
生态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J]
.当代中国与世界,2021(4):32-39.
被引量:9
2
杨培峰,易劲.
“生态”理解三境界—兼论生态文明指导下的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
.规划师,2013,29(1):5-10.
被引量:25
3
邱宏亮,范钧,赵磊.
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J]
.旅游学刊,2018,33(11):122-138.
被引量:54
4
张恂,钟冬生.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构建的研究述评[J]
.生产力研究,2016(11):157-160.
被引量:4
5
方必基,薛盼盼,刘彩霞.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述评[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33(2):44-46.
被引量:3
6
高曦,田海燕.
流域综合治理视角下福建省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J]
.农业工程,2017,7(5):90-92.
被引量:1
7
戚天洋.
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文明建设[J]
.神州,2018,0(6):242-243.
8
陈伟珂,孙春苗.
建筑施工安全类群管理模式研究——基于潜在类别模型[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8,18(2):595-601.
被引量:8
9
陈龙.
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55-62.
被引量:176
10
朱梅,汪德根.
旅游地生态文明形象感知的测度与差异——基于不同行为类型旅游者比较[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8):44-51.
被引量:2
1
张停停.
论生态文明与先进文化[J]
.吉化党校学报,2010(1):45-50.
2
杨名.
在经济发展的视域中探析生态文明及其建设途径[J]
.理论界,2008(12):60-62.
被引量:1
3
王立鹏.
科学发展观视野之下的文明建设[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0):158-159.
4
曹美菊.
生态文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意义[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8,2(3):7-12.
5
刘漫漫.
生态补偿制度的确立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J]
.学理论,2016(1):18-19.
6
肖瑛,董捷.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和深化[J]
.农村经济,2001(7):12-14.
被引量:5
7
刘起军.
中国共产党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践与经验[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2):69-74.
被引量:5
8
杨柳.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4(3):29-30.
被引量:2
9
王霁.
人人都做生态文明的建设者[J]
.上海人大月刊,2015,0(6):47-47.
10
伍启杰,张亮.
论绿色政治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世纪桥,2014(3):42-4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