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强学术科技类社团建设 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因此.各高校应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要注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作者
王从严
机构地区
华中农业大学
出处
《学习月刊》
2010年第2期106-106,共1页
关键词
创业能力
学生创新
社团建设
科技
创新人才培养
学术
人才培养质量
本科教学质量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4
1
蒋娇龙.
高校学生社团特点分析与发展对策[J]
.中华文化论坛,2009(S1):82-84.
被引量:14
2
李立夏.
高校社团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理论导报,2010(3):58-59.
被引量:15
3
陈娜,田素芹.
学生社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J]
.教学研究,2006,29(5):397-399.
被引量:6
4
何平.创业教育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东方教育,2014.
5
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
岳平.
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关于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必修课的思考(之三)[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4):1-3.
被引量:9
7
唐靖,姜彦福.
创业能力概念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8):52-57.
被引量:151
8
胡旭微.
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研究[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9(4):26-29.
被引量:45
9
郭珊珊,于钟凌.
加强高校技能型社团建设 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3):38-41.
被引量:5
10
石国亮.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新趋势[J]
.青年探索,2009(3):3-7.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8
1
王晖,彭丹,王志强,张茂新.
高校学生科技社团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
.价值工程,2011,30(13):228-229.
被引量:2
2
徐博函,朱蔚.
浅谈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途径[J]
.管理观察,2011(18):134-134.
3
徐博函,朱蔚.
高校学生社团负责人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4):105-106.
被引量:1
4
卢毅阳.
高校学生社团实践与五元能力培养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2(12):72-73.
5
赵争,冉昆玉.
基于分类管理的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及发展探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4):273-275.
被引量:1
6
费菲.
高校科技类社团管理机制优化探究[J]
.时代教育,2016,0(5):110-110.
被引量:1
7
王巍贺.
高校学术科技类社团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6(27):40-41.
被引量:1
8
李聪颖,司玫瑰.
浅谈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的组织与管理[J]
.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2(3):13-18.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刘珍珍,蒋琦玮,马灿.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会作用探析[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2):46-48.
被引量:15
2
袁文,刘丰林,孟三爱.
高校科技型学生社团发展的维度思考[J]
.科教文汇,2012(10):180-181.
3
宋梁.
基于博弈论的高校体育教学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2017,8(5):129-130.
4
何莉辉,张国防.
学习共同体视野下的学术科技类社团学习模式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8(11):16-18.
被引量:4
5
娄娟,周军,李曙光,严干贵,杨冬锋.
大学生电气信息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模式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1):233-237.
被引量:2
6
张迪.
基于移动平台的大学生社团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13):65-66.
被引量:1
1
詹伟达,韩太林,郝子强,崔炜,唐雁峰,孙淑艳.
地方本科院校创客教育研究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16(2X):5-6.
被引量:2
2
孙岩.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分析[J]
.智富时代,2016,0(5X):117-117.
3
教育部 财政部:批准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J]
.教育与职业,2010(25):12-12.
4
黎胜禄.
独立院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探索[J]
.民营科技,2016(12):250-250.
5
张铁志,张成建.
高校学术社团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
.中国冶金教育,2015,20(3):56-57.
6
曲畅竹,史慕华.
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途径的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6):189-189.
被引量:1
7
史忠丰,王爱荣,李家明,尹艳镇,冯国禄.
应用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J]
.钦州学院学报,2014,29(2):39-42.
被引量:1
8
徐继开.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11(5):55-56.
被引量:5
9
刘挺.
加强校企合作 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J]
.科技资讯,2010,8(24):226-227.
被引量:6
10
靳海亮.
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思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97-98.
被引量:8
学习月刊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