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英雄形象的缝合——孙道临“十七年”的兵表演 被引量:1

On Sun Daolin's Performance as Soldier in Movies of 17 Year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革命战争故事片的突起影响着新中国电影的表演格局,兵成为最能表征理想男性气质的银幕男性形象,背景不一的男演员纷纷迈入兵表演行列。孙道临自身的气质与主流的工农兵气质有相当距离,然而,他儒雅的知识分子气质却被巧妙地缝合到英雄的男子气概中,形塑出独具自身特色的兵形象,这让他在"十七年"的诸多男演员中拥有一种气质的独占,也巩固着其作为一线表演主力的位置。
作者 丁宁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4-88,共5页 Contemporary Cinem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孙道临.《工作要兴奋、坚定、主动》[J].影剧新地周刊,1949,:5-5.
  • 2孙道临.《走进阳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页.
  • 3蓝为洁.《汤晓丹的银色旅情》,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 4《介绍一位出众的演员中叔皇》[J].青青电影,.
  • 5崔永元.《渡江侦察记之离别与玩笑》中汤晓丹的口述[J].电影传奇,.
  • 6汤晓丹.《"渡江侦察记"导演散记》[J].大众电影,1955,:13-13.
  • 7梅朵.《评影片“渡江侦察记”》,《人民日报》1955年2月15日第3版.
  • 8姜薏.《高觉新和李连长--电影演员孙道临同志》[J].大众电影,1957,:7-7.
  • 9吴迪.《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11页.
  • 10《电影工作者1957年的动向》[J].大众电影,1957,:3-3.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12

  • 1潘若简.十七年新中国电影的辉煌与惨淡[J].电影艺术,1993(6):39-44. 被引量:8
  • 2沈英.《“松井”的扮演者方化》[J].大众电影,1957,(10):26-26.
  • 3虞棘.《电影艺术创作上的新收获--评影片“平原游击队”》,《人民日报》1956年1月2日第3版.
  • 4陈荒煤.《坚决拔掉银幕上的白旗》,《人民日报》,1958年12月2日第7版.
  • 5吕班.《谈谈我心里的话》[J].大众电影,1956,(17).
  • 6冯征.《应该正确塑造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形象--评影片<关连长>》,载《人民日报》,1951年6月17日.
  • 7张学星整理《评<关连长>》,《文艺报》第4卷第5期,1951年6月20日.
  • 8孙道临.《回忆十七年的一些创作情况》,《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2005年.
  • 9陈波儿.《故事片从无到有的编导工作》,《文艺报》1950年3月25日.
  • 10[法]罗曼·罗兰《论作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引自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