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引入刑事和解制度相关问题探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制度构建和司法模式,更作为一种全新的司法理念,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备受关注,面对其挑战和合理性已成为现实中的热门话题,其相关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探究。
作者
田光锋
陈永忠
机构地区
共产党人杂志社(宁夏)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5,共4页
NingXia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刑事和解制度
引入
探析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1
1
张辫华,王媛.从恢复性司法看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引入和应用,中国法院网.
2
黄京平,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探讨,http://www.criminallaw.com.cn/article/defauh.asp?id=304.
3
陈兴良.解读宽严相济的刑密政策.新华文摘,2007,(3).
4
郭志远.
刑事调解初探[J]
.中国律师,2007(2):76-78.
被引量:1
5
黄德海,韩立勇.构建刑事司法和解制度对人权保障的作用,中国法院网.
6
[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78:272.
7
徐椭.清华博士“杀人事件”大逆转.南方周末[N].2007-04-19.
8
李震.
恢复性司法应当缓行[J]
.法学论坛,2007,22(4):120-127.
被引量:9
9
张国香.寻找“子规则”的路径,人民法院报[N].2005-08-01.
10
马明亮.
正义的妥协——协商性司法在中国的兴起[J]
.中外法学,2004,16(1):1-18.
被引量:58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李和仁.
量刑建议:摸索中的理论与实践——量刑建议制度研讨会综述[J]
.人民检察,2001(11):24-27.
被引量:64
2
陈瑞华.
通过法律实现程序正义——萨默斯“程序价值”理论评析[J]
.北大法律评论,1998(1):181-204.
被引量:105
3
陈瑞华.
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贝勒斯程序正义理论述评[J]
.中国社会科学,1999(6):120-131.
被引量:100
4
陈瑞华.
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J]
.中外法学,1997,9(2):69-77.
被引量:245
5
陈瑞华.
论程序正义价值的独立性[J]
.法商研究,1998,16(2):23-29.
被引量:105
6
陈瑞华.
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J]
.中外法学,1996,8(2):1-7.
被引量:154
7
陈瑞华.
刑事审判程序价值论(上)[J]
.政法论坛,1996,14(5):33-38.
被引量:21
8
陈瑞华.
刑事审判程序价值论(下)[J]
.政法论坛,1996,14(6):42-48.
被引量:7
9
邹积超.
论“恢复性司法”应该缓行[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6):39-44.
被引量:31
10
陈光中,郑旭.
追求刑事诉讼价值的平衡——英俄近年刑事司法改革述评[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1):102-115.
被引量:46
共引文献
72
1
石经海,黄亚瑞.
民营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的困境破解与发展路径[J]
.北方法学,2022,16(6):133-146.
被引量:10
2
杨晓静.
刑事和解:自愿抑或强制[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4):78-83.
被引量:6
3
赵宁,李飞.
在我国引入少年恢复性司法模式评析[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4):45-48.
被引量:3
4
李少平.
论少年司法中协商性司法模式的价值[J]
.法律适用,2004(12):2-7.
被引量:7
5
陈卫东,刘计划.
2004年刑事诉讼法学学术研究回顾[J]
.法学家,2005(1):85-89.
被引量:1
6
陈卫东,刘计划.
探讨刑诉法修改 关注司法改革——2004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J]
.人民检察,2005(01S):57-61.
被引量:1
7
韩流.
论被害人诉权[J]
.中外法学,2006,18(3):277-293.
被引量:22
8
韩德明.
反思性法制现代化初论[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6,24(5):3-16.
被引量:5
9
陈瑞华.
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J]
.中国法学,2006(5):15-30.
被引量:456
10
诸葛旸,陈丽玲.
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探讨[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8(6):59-64.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32
1
缪伟君.
刑事和解推广路径探析[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5):86-87.
被引量:1
2
张明楷.
论刑法的谦抑性[J]
.法商研究,1995,13(4):55-62.
被引量:512
3
李奋飞.
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国式”建构[J]
.中国检察官,2006(5):10-11.
被引量:41
4
甄贞,陈静.
建设和谐社会与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思考[J]
.法学杂志,2006,27(4):13-15.
被引量:50
5
黄京平,甄贞,刘凤岭.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5):108-115.
被引量:97
6
孙宝民,吴春波.
刑事和解在我国的适用及构建[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4):75-80.
被引量:8
7
申爱山.最高法院新举措救助刑事被害人[N].法制日报,2007-01-14(A05).
8
孙宝民 吴春波.和谐检察视野下的刑事和解制度再探讨.法学与实践,2007,.
9
粤高法[2006] 383号《关于调整广州市盗窃案件数额标准的通知》,广州市盗窃罪的起刑点于2007年1月1日调整到1000元.
10
李荣冰:“刑事和解最宜在审查起诉阶段开展”,载《检察日报》2009年1月19日.
引证文献
3
1
马婷婷,何国强.
刑事和解适用问题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3):100-110.
被引量:10
2
刘箭.
轻微犯罪案件刑事和解适用研究[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3,26(4):76-79.
3
张亚东,熊明明.
三维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补偿救济制度研究——基于刑事和解制度的视野[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37(1):109-11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顾海宁.
论新刑诉法视角下的检察机关刑事和解制度的角色定位——基层司法实务与新《刑事诉讼法》第5篇第2章的衔接[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1):48-53.
2
顾海宁,衡琳琳,刘飞,宁坤,付智燕,王鹏.
新刑诉法视角下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理念考略——兼论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与刑事和解制度的契合[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3(1):14-17.
被引量:2
3
徐启明,孔祥参.
公安机关刑事和解实证研究——以广东公安机关刑事和解实践为样本[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2):43-56.
被引量:12
4
顾海宁,王静松.
附条件不起诉司法实务中适用境遇研究——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启动机制辨析[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5):50-52.
5
周召,李星星.
对我国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制度的思考[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4,28(1):63-65.
6
刘卉.
刑事公诉和解中当事人主体地位之考量[J]
.河南社会科学,2014,22(10):50-55.
7
黄忠.
一个被遗忘的“东方经验”——再论赔礼道歉的法律化[J]
.政法论坛,2015,33(4):115-128.
被引量:45
8
朱赫,马健.
检调对接工作的实证分析[J]
.时代法学,2015,13(4):90-99.
被引量:2
9
蔡震宇.
部分共犯和解量刑问题研究——对“从宽处理”与“量刑平衡”的再认识[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5,29(3):96-101.
10
田源.
刑事和解制度功能发挥的“二维困境”及其疏解——基于S省H市刑事和解案件审理情况的实证考察[J]
.政法学刊,2017,34(4):50-57.
被引量:1
1
杜立聪.
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分析[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6):155-159.
被引量:1
2
郑修站.
检察机关落实当事人刑事和解工作探析[J]
.商,2014(11):210-210.
3
夏邦.
略论包公的“人治”司法模式[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19-121.
4
王小林.
城乡统筹改革试验中的司法和谐与社会和谐[J]
.决策导刊,2008,0(8):40-42.
被引量:1
5
李卫红,时光.
警察权与恢复性司法[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2,24(2):78-84.
6
萧瀚.
法治,权力与财富的规范者[J]
.南风窗,2007,0(20):32-34.
7
胡金图.
论受害人参与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可行性分析——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视野[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8):247-247.
8
寇英杰.
理念的变革:由公权到私权[J]
.中华商标,2002(2):15-16.
被引量:2
9
黄群财.
仲裁还是诉讼——人事争议司法救济程序若干问题分析[J]
.广东法学,2004(5):13-15.
10
苏靖雯.
浅谈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4X):218-218.
宁夏社会科学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