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单位犯罪的处罚标准和追诉标准质疑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上对相同罪名的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的处罚标准和追诉标准并不一致,这种差异违反了罪刑平等和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追诉标准的不一致同时又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应当借鉴国外立法模式,修改单位犯罪的处罚标准和追诉标准,使之与自然人犯罪的处罚标准和追诉标准一致。
作者
李继华
机构地区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出处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8-93,共6页
Journal of National Prosecutors College
关键词
单位犯罪
处罚标准
追诉标准
分类号
D924.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
1
田承春.
论单位犯罪处罚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29-34.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萧培.世界著名法典选编(刑法卷)[M].北京:中国民主法学出版社,199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司法解释全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大全[Z].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
6
1
惠楠楠.
浅述单位犯罪的涵义[J]
.中国商界,2009(6):258-258.
2
王福蕊,李南.
论我国法人犯罪刑罚处罚制度之完善[J]
.科技信息,2012(12):55-55.
3
湛英杰,杨旭.
司法实践中处理单位犯罪之惑[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23(1):116-119.
4
王群.
我国单位犯罪刑罚理念倡导[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1):47-49.
被引量:1
5
王群.
我国单位犯罪刑罚制度的创造性构思[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4,36(1):67-71.
6
王强.
单位犯罪与定量因素[J]
.刑法论丛,2011(2):185-21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9
1
薛进展.
论单位成员承担的刑事责任[J]
.政治与法律,2001(4):45-49.
被引量:7
2
孙军工.
《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J]
.法律适用,1999(2):25-27.
被引量:11
3
吴忆萍.
论贷款诈骗罪主体[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5):60-63.
被引量:4
4
田承春.
论单位犯罪处罚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29-34.
被引量:7
5
高翔,王忠,于晓琼.
试析经济犯罪案件数额标准差异[J]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6):74-75.
被引量:2
6
林荫茂.
单位犯罪理念与实践的冲突[J]
.政治与法律,2006(2):37-45.
被引量:47
7
何洁.
试论单位经济犯罪的刑罚[J]
.政府法制,2006(12S):25-26.
被引量:1
8
董玉庭.
论单位实施非单位犯罪问题[J]
.环球法律评论,2006,28(6):698-705.
被引量:29
9
卜维义.法人犯罪及其双层机制与两罚制[J].经济与法,1991(6).
10
顾玲.论单位实施非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认定[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第7页.
引证文献
4
1
刘晓晴.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处罚标准不宜统一[J]
.楚天法治,2019,0(15):64-64.
2
何欣璐.
单位刑事责任的再思考——以单位犯罪立法解释为视角[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0(4):37-42.
被引量:1
3
王强.
单位犯罪与定量因素[J]
.刑法论丛,2011(2):185-211.
被引量:2
4
夏颖芸.
浅论经济犯罪中单位主体的刑事责任[J]
.时代金融,2014(1Z):335-3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左坚卫,李会彬.
论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理念误区及其修正[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3,25(5):29-35.
2
李洁.
单位主体制裁体系的碎片化缺陷及其修复[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7,19(2):33-45.
被引量:4
3
李雁磊.
论法人犯罪归责的三种理论类型[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0,35(2):106-116.
被引量:3
4
杨竞.
经济犯罪“入罪”问题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0(S1):42-44.
被引量:1
1
曾新明.
我国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标准质疑[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3):12-15.
2
刘流.
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J]
.法律适用,1997(8):3-5.
被引量:3
3
高秀东.
我国新刑法的特点[J]
.外交学院学报,1997(3):62-65.
4
吴昊.
用人标准质疑[J]
.党建,1989(4):41-41.
5
蒯化平,杨春然.
合同无效及标准质疑[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23(2):94-100.
6
陈成建.
保证期间起算标准质疑[J]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0(9):25-26.
被引量:2
7
李秀平.
法也容情——关于“现行法律可否‘亲亲相隐’”研讨[J]
.法律与生活,2001(10):50-52.
被引量:13
8
陈云生.
法律监督的价值及其实现[J]
.人民检察,2009(7):9-13.
被引量:1
9
李晓秋.
美英两国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标准的悖离抑或趋同[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5):88-94.
被引量:2
10
杨凯.
论刑法规范协调原则的两个派生原则[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6):60-65.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