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当代史研究要倡导学术批评,提升理论创新能力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迄今为止的中国当代史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相比,中国当代史因其与执政党的党史关系密切,与现实关系密切,
作者
李文
机构地区
当代中国研究所
出处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Contemporary China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中国人民
理论创新能力
当代史研究
学术批评
中国当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古代史
社会主义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561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人民出版社,1971..
共引文献
1561
1
方行.
清代前期江南的劳动力市场[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2):3-12.
被引量:10
2
吴克峰.
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3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4
宋培基.
马克思“跨越设想”中的现代化思想[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47-51.
被引量:2
5
于桂芝.
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6
沙健孙.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J]
.高校理论战线,2004(7):4-11.
7
王善平.
社会存在与社会认识——浅论马克思的哲学范式革命[J]
.学术研究,2004(8):23-27.
8
邵腾.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双维多级构造的整合研究[J]
.学术月刊,2004,36(8):33-39.
被引量:1
9
陈乃圣,陈明.
简论马克思学说的科学贡献——对“世纪疑案”一文的质疑[J]
.理论学刊,2002(6):58-60.
10
沈宝祥.
“三个代表”重在落实[J]
.理论前沿,2002(10):13-15.
同被引文献
9
1
苏智良.
中国当代史建设刍议[J]
.社会科学,2012(5):157-159.
被引量:1
2
金光耀.
以求真求实的态度推进中国当代史的教学[J]
.社会科学,2012(5):164-165.
被引量:2
3
莫志斌.
关于中国当代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6):139-140.
被引量:2
4
刘宝军.
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2(2):26-29.
被引量:2
5
李玉峰.
“中国当代史的现状与趋势”座谈会[J]
.史林,2013(1):138-138.
被引量:1
6
朱佳木,孙庆忠.
中国当代史与当代中国问题研究--朱佳木教授访谈录[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5-23.
被引量:3
7
陈建中.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评《中国当代史》[J]
.忻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16(3):93-94.
被引量:1
8
汪兵.
中国当代史学科体制化研究述略[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9(1):92-96.
被引量:3
9
朱佳木.
关于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10(6):7-1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孙岩帝.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校国史教育课程改革探究[J]
.青年与社会,2019,0(34):120-121.
1
我写《“四人帮”兴亡》[J]
.现代阅读,2009(10):36-37.
2
陈春芳.
中国当代史研究的一个重镇——读《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J]
.考试周刊,2009(15):35-36.
3
杨雨润.
一个编辑的深深怀念[J]
.安徽史学,1997(3):3-3.
4
朱佳木.
在回应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挑战中推动中国当代史研究的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建设[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6,23(6):4-8.
被引量:3
5
朱佳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当代史上的伟大转折[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4):1-14.
被引量:2
6
郭成望.
现代化:来自社会底层的呼唤——关于“七人大字报”的回忆[J]
.当代贵州,1999,0(3):13-16.
7
李亚平.
一部浓缩的中国当代史——读《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J]
.北京党史,2009(6):60-61.
8
杨卓华.
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轨迹[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1(2):33-36.
9
白荣欣.
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准确理解“七一”讲话关于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论述[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2,19(1):1-3.
10
许丽英.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2):22-23.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