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64,共5页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二级参考文献10
1 吴季松.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J] .石油政工研究,2003(4). 被引量:10
2 亦冬.循环经济: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之路[J] .再生资源研究,2004(3):40-43. 被引量:18
3 李王锋,张天柱.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8):82-85. 被引量:52
4 [1]刘国光,等.2005:中国经济分析与预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 John Ehrenfeld and Nicholas Gertter: Industrial Ecology in Practice:The Evolution of In Interde pendence at Kalundborg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Vol.1, Issuel, Winter 1997, pp, 67 - 79.
6 Frosch, Robert: Industrial ecology: a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 [J], Proceeding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89, February 1992, P800 - 803.
7 Allenby, Braden: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gh industrial ecology [ J ],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ffairs4 No. 1 1992.
8 Lowe, Ernest : Industrial ecology: An organizing 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J ]. Total Qualit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Autumn 1993.
9 韩宝平,孙晓菲,白向玉,魏颖.循环经济理论的国内外实践[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58-64. 被引量:60
10 梁鸣,沈耀良.循环经济理念的发展与实践[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4,21(2):107-110.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32
1 吕贞龙,龚志山,顾国俊,陆冬梅,庄恒扬.上海农场循环农业的发展评价[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28(4):75-77. 被引量:3
2 管祥兵,鲍宏礼,代静.基于未确知BP神经网络的农村循环经济综合评价[J] .当代经济,2007,24(9):89-90. 被引量:6
3 贾蕊,耿安朝.区域循环经济数学模型建立及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7,4(34):225-226.
4 程正载,王洋,王光华,李文兵,龚凯,林素素.重化工聚集区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调研与分析[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39(3):87-89.
5 林锦.海峡西岸经济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之我见[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8):47-48. 被引量:2
6 陈振凤,许华丽,何海燕.我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 .青海社会科学,2007(2):24-26. 被引量:6
7 李东彦,蒋猛,杨晓红.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重庆可持续发展[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25-28.
8 梁军,路光前.陕北能源行业与循环经济的耦合及其产业模式的基本特点[J] .理论导刊,2007(5):88-89. 被引量:2
9 赵波.循环经济研究综述[J] .经济学动态,2007(10):64-66. 被引量:4
10 曾昭斌.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述评[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11):44-4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22
1 王济,蒋志毅,蔡景行.“多位一体”农村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4):48-52. 被引量:11
2 刘霖,秦宛顺.县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地区比较——基于DEA方法的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2009(6):23-27. 被引量:17
3 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李德水,张为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统计研究,2006,23(9):23-26. 被引量:76
4 姜法竹,杨纯波,胡翠霞.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9):645-648. 被引量:20
5 高旺盛,陈源泉,梁龙.论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体系[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6):731-734. 被引量:98
6 吴开亚.巢湖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1):94-98. 被引量:35
7 尹昌斌,周颖.发展循环农业,拓展农业空间和功能[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29(1):70-75. 被引量:16
8 孟丽莎,沈中华.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4):50-52. 被引量:11
9 曹小琳,晏永刚,景星蓉.区域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3):30-35. 被引量:16
10 潘安兴,王芳.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 .农机化研究,2008,30(7):44-47.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4
1 孙静,何庆光.广西县域循环经济的经济子系统发展状况评价[J] .创新,2013,7(3):118-121.
2 黄凤丽,何庆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县域循环经济社会发展效率比较研究——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0):28-30. 被引量:2
3 袁小英.基于熵值法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 .世界农业,2017(6):218-223. 被引量:11
4 寇修德,王建军,蔡文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研究[J] .特区经济,2019,0(10):100-102.
二级引证文献13
1 武翠芳,易海迎,张琳玲,县雅宁,罗艳.“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甘肃省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时空耦合关系研究[J] .冰川冻土,2019,41(3):730-739. 被引量:4
2 陈爽,王薇薇.广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与障碍度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17,45(8):146-150. 被引量:1
3 李彩云,陈兴鹏,刘红兵.中国循环经济效率评价及其空间格局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4):393-401. 被引量:3
4 田万慧,赵永平.城镇化效率优化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 .生产力研究,2018(3):152-160. 被引量:1
5 陈丽娜,李中斌.福建省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4(5):47-53. 被引量:6
6 孙瑜,甘雪,鹿永华.基于熵值法的苹果主产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 .林业经济,2020,42(9):87-96. 被引量:15
7 金文芳.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法制定的外部性分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42(11):60-62.
8 陈实,王静,谢萍.基于熵值法的云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2):1-3. 被引量:4
9 奥布力·塔力普,乌斯曼·尼牙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可持续发展效率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46(6):186-191. 被引量:2
10 杨雅清.基于熵值法的甘肃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评价[J] .广东蚕业,2022,56(5):111-113.
1 赵瑾.服务贸易: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优势[J] .求是,2015(20):25-27. 被引量:4
2 赵瑾.服务贸易: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优势[J] .杭州,2015(21):7-7.
3 赵瑾.服务贸易: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优势[J] .浙江盐业,2016,0(1):57-59.
4 朱晓宇.循环经济与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121-121. 被引量:3
5 叶彬彬.浅析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法问题[J] .商场现代化,2011(9):100-102.
6 钱卫东.浅析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J] .管理观察,2012(29):181-182.
7 左传长.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选择及政策扶持[J] .中国经贸导刊,2012(21):71-72.
8 左传长.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选择[J] .团结,2012(5):44-46. 被引量:1
9 一种现代企业制度的实现形式——中现模式[J] .学理论,1994(3):28-28.
10 方小桃,陈丽英.对公有制含义及其实现形式的思考[J] .审计与理财,2005(6):4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