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塔北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热液重结晶作用及其油气储集意义 被引量:7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的沙15井下奥陶统以褐灰色-深灰色粉-细晶白云岩为主,局部沿断裂裂缝见有浅灰色-白色中-粗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伴有明显的硅化作用,孔缝中见有自形的石英晶簇.中-粗晶白云岩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位于110~200℃之间,主峰区间为140~190℃,盐度位于10.7wt%~18.5wt%NaClEq.之间,与共存的石英晶簇流体包裹体特征相一致.与粉-细晶白云岩相比,中-粗晶白云岩在成分组成上具有富含Fe和Mn的特征,FeO的含量平均为1.917%,MnO的含量平均为0.323%.在稀土元素组成上,中-粗晶白云岩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配分模式与塔里木盆地中酸性火成岩相一致.中-粗晶白云岩氧同位素δ18OPDB位于-10.35‰~-7.31‰之间,与粉-细晶白云岩相比具有明显偏负的特征;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白云石与水的氧同位素分馏方程,可以得到沉淀白云石的流体的氧同位素δ18OSMOW值的范围大致在+4‰~+10‰之间,与岩浆热液流体相一致.中-粗晶白云岩具有较高的87Sr/86Sr比值,与中酸性火成岩活动有关.从流体包裹体测温、元素组成、稀土元素、碳氧同位素和锶同位素组成可知中-粗晶白云岩是粉-细晶白云岩在热液作用下发生重结晶作用的结果.热液作用下的白云岩重结晶作用在塔里木盆地白云岩成岩演化历史上具有特殊性和广泛性,该过程使白云岩中产生了丰富的晶间孔隙和热液溶蚀孔隙,从而成为良好的油气储层,在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油气勘探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6-170,共15页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金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5CB422103) 国家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5005-001) 中国石化海相前瞻性项目(编号:G8804-07-ZS-0018)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170

共引文献594

同被引文献1488

引证文献72

二级引证文献80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