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多角度分析了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玉米增产对策,以期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作者
安旭华
机构地区
河南省荥阳市农业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62-63,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玉米生产
存在问题
对策
河南荥阳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86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54
参考文献
5
1
赵霞.
河南省玉米栽培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9):53-56.
被引量:57
2
向敏.
免深耕土壤调理剂使用技巧[J]
.技术与市场,2004(11M):29-29.
被引量:4
3
刘丽艳.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法[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127-127.
被引量:13
4
杨楠,王慧茹,班亚伟,石长安.
玉米高产开发田间管理技术[J]
.种业导刊,2009(8):21-21.
被引量:80
5
陈永欣,翟广谦.
甜糯玉米采收与保鲜技术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1,16(4):87-91.
被引量:72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姚万山,宋连启,郭宏敏,张慎璞.
夏玉米高产群体形态质量指标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z2):14-16.
被引量:12
2
王畅,吴凤兰.
玉米杂交种90—1高产生理基础初步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1993,22(2):3-4.
被引量:3
3
王振华,王懿波,王永普,张新.
河南省夏玉米再高产的关键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1995,24(5):3-5.
被引量:24
4
王爱萍,张富才.
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粮食生产的建议[J]
.作物杂志,2007(1):15-16.
被引量:17
5
翟广谦,陈永欣,田福海.
甜、糯玉米鲜食期品质变化及保鲜技术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1997,25(1):24-27.
被引量:57
6
孙政才 陈国平.甜玉米与普通玉米子粒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及氨基酸消长规律的比较研究[J].作物学报,1992,18(4):301-305.
7
刘学洁 程洪年.食品冷藏加工工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
8
王畅.不同环境条件对玉米器官建成和产量影响的试验报告.河南科技,1983,(7):4-7.
9
赵霞 刘京宝 王振华 等.高产简化栽培与粮食安全.世界农业,2008,(11):7-9.
10
刘学洁,食品冷藏加工工艺,1993年
共引文献
186
1
翟广谦,陈永欣,张中东,武忠,韩永明,董立红,李有义.
甜、糯玉米果穗真空保鲜直接灭菌技术参数分析[J]
.中国食品学报,2004,4(3):39-43.
被引量:3
2
翟广谦,陈永欣,韩永明,董立红,段宜英,李文和,严峰.
晋单(糯)41玉米及其产业化开发[J]
.玉米科学,2005,13(1):126-127.
被引量:7
3
翟广谦,陈永欣,严峰.
玉米穗真空包装保鲜技术研究[J]
.保鲜与加工,2005,5(5):19-22.
被引量:2
4
冯颖竹,陈惠阳,余土元,温会婷.
播种期对南方秋播糯玉米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06,27(2):142-146.
被引量:15
5
邵金良,袁唯,刘家富,黎其万,束继红.
甜玉米鲜苞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18(2):89-93.
被引量:4
6
李惠生,董树亭,高荣岐.
鲜食玉米品质特性研究概述[J]
.玉米科学,2007,15(2):144-146.
被引量:22
7
冯颖竹,陈惠阳,贺立红,赵琛,余土元.
光强因子对甜糯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09-5111.
被引量:5
8
冯颖竹,谢振文,贺立红,余土元,陈惠阳.
光强因子对甜糯玉米光合作用和产量构成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7,22(3):132-136.
被引量:19
9
冯颖竹,余土元,陈惠阳,王琴,王继增.
环境光强对糯玉米籽粒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J]
.生态环境,2007,16(3):926-930.
被引量:6
10
邵金良,刘家富,黎其万,袁唯,汪禄祥,和丽忠,束继红.
甜玉米鲜苞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J]
.玉米科学,2007,15(5):144-147.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74
1
孙本喆,孙雷明,周均湖,曾苏明,蒋飞.
玉米杂交种鲁宁202选育报告[J]
.现代农业科技,2007(6):85-86.
被引量:3
2
路立平,赵化春,赵娜,刘志全,沈海波.
世界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2007(3):31-33.
被引量:9
3
黄季.
亚洲玉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2007(4).
被引量:1
4
李军虎,张金萍.
气象因素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2007(7):26-27.
被引量:2
5
杨廷亮,王连生,张献涛.
夏玉米苗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J]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2007(7).
被引量:6
6
田宏斌,张成利,张建成,薛亚飞,曹荣,王媛媛.
浅谈榆阳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2009(8):34-35.
被引量:1
7
朱玉芹,岳玉兰.
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研究综述[J]
.玉米科学,2004,12(3):106-108.
被引量:105
8
王振华,王懿波,王永普,张新.
河南省夏玉米再高产的关键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1995,24(5):3-5.
被引量:24
9
杨文钰,屠乃美.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9-23.
10
魏国强.
河南省玉米生产概况及发展对策[J]
.种业导刊,2008(3):5-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6
1
陈岩,胡久义,李楠,张新建,张红亚.
夏玉米空秆、秃尖、缺粒的原因及对策[J]
.种业导刊,2010(8):30-31.
被引量:12
2
宋双红,李猛,李春霞,王艳华.
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J]
.种业导刊,2010(11):27-28.
被引量:6
3
李建刚,韩卫红,李小东,马翔龙,郭党,周新.
玉米杂交种洛单668的选育与应用[J]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3):50-51.
被引量:15
4
张大志,赵红音,王佐伟.
凉州区黄羊河灌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甘肃农业,2011(6):31-32.
5
赵贤良,林微彬,潘军,李明富,邱西忠.
新泰市玉米高产创建实施情况及其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4):65-65.
6
谢文芳,高洪泽,程献云.
濮阳市优质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4):384-385.
被引量:4
7
安旭华.
黄淮冬麦区黄苗和死苗的原因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0):106-107.
8
杨学达,郭奥楠,栾化泉.
浅谈辽北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1):8-10.
被引量:4
9
李晓丽,冯俊荣,王志亭,董全雄,刘冬云,高群英,周君,李阳飞,冯大宗,王浩.
玉米新品种先科33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2):120-122.
被引量:3
10
李俊峰.
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5):72-7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苏国修,陈喜才,王建章,曹光磊,牛欢.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平玉8号的选育[J]
.种业导刊,2011(6):12-13.
被引量:5
2
李丙昭.
河南省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1(5):16-17.
被引量:46
3
许平先,王兆成.
夏玉米果穗秃顶和稀粒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
.农技服务,2011,28(5):637-638.
4
王久增.
滑玉1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1(7):14-15.
5
杨军庆.
夏玉米增产关键技术[J]
.种业导刊,2011(7):20-21.
被引量:4
6
郑和平,王立伟,任国良.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温玉601选育报告[J]
.种业导刊,2011(7):24-25.
被引量:8
7
赵贤良,林微彬,潘军,李明富,邱西忠.
新泰市玉米高产创建实施情况及其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4):65-65.
8
邓昌林.
杂交玉米制种空秆和秃顶与缺粒的原因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4):95-95.
被引量:3
9
陶俊录,韩立艳,任平,徐兴兵.
玉米果穗秃尖的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6):91-91.
被引量:2
10
李勤文.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1(9):22-22.
被引量:5
1
河南荥阳冬闲淘金忙[J]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8(1):51-51.
2
周兴健,刘长彦.
丹参低产原因及增产对策[J]
.农技服务,2013,30(1):72-72.
被引量:2
3
苏亚军.
洋县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农村科技,2015(18):20-21.
4
蒋彭炎.
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讲座(12)──直播稻的生育特点和增产对策[J]
.中国稻米,1996,2(4):30-33.
被引量:25
5
秦友权.
大石桥市玉米产量限制因素及增产对策[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1):14-15.
6
孙全德,李慧君,等.
邯郸地市施肥技术现状与粮食增产对策[J]
.教学与科研(河北农大邯郸分校学报),1992(1):12-17.
7
马代夫,李秀英,李洪民,谢逸萍,王毅,张立明,刘章雄.
脱毒甘薯主要经济性状特性分析及增产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1999,15(6):9-12.
被引量:6
8
王永亮.
河南荥阳开展农机维修管理及农机打假专项整治行动[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0(4):11-11.
9
韩虎锋,李文青,骞天佑,刘彦涛,万翠.
胺鲜·乙烯利对玉米株高及产量的影响[J]
.湖北植保,2014(3):31-31.
被引量:1
10
梁岩华,李静.
临汾市1952—2008年小麦产量与降水量关系及增产对策[J]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0):26-29.
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