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柳斜坡带馆陶组岩性油藏勘探技术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在"网毯式"油气聚集成藏理论的指导下,以神经网络多属性预测、测井约束反演、地震相干处理技术为支撑,相继发现了垦东641、垦东60-1、垦东642-4等储量区块,成功实现孤东红柳油田含油来连片。
作者
张月楼
机构地区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地质所
出处
《内江科技》
2010年第3期67-67,62,共2页
关键词
红柳斜坡带
馆陶组
含油层系
储层描述
圈闭评价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3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Mike Bahorich,孙跃华.
断层和地层特征的三维地震不连续性:相干数据体[J]
.国外油气勘探,1996,8(3):340-346.
被引量:11
2
姚逢昌,甘利灯.
地震反演的应用与限制[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27(2):53-56.
被引量:143
3
张善文,王永诗,石砥石,徐怀民.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1):1-10.
被引量:244
4
宋维琪,仝兆歧,信荃麟,张会元.
惠民凹陷江家店地区隐蔽油藏储集层预测[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27(6):6-8.
被引量:12
5
张善文.
“跳出框框”是老油区找油的关键[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1):12-14.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姚逢昌,刘雯林,梁青,韩文杰.
横向预测技术在储层研究中的应用[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1,26(1):24-35.
被引量:19
2
张德林.
渤海湾盆地第三纪箕状凹陷陡翼的石油地质特征[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1,26(4):499-513.
被引量:3
3
朱筱敏,信荃麟,刘泽容.
含油气盆地构造岩相分析的内容和方法[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7(2):1-7.
被引量:7
4
华保钦.
构造应力场、地震泵和油气运移[J]
.沉积学报,1995,13(2):77-85.
被引量:120
5
张世奇,纪发亮.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模式探讨[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23(5):20-23.
被引量:81
6
刘泽容.冀鲁帚状构造体系应力场的初步数学模拟[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3,4(2):181-191.
7
徐怀民.含油气系统层次特征及研究方法[A]..国际学术会论文集[C].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8
毕研鹏 陈云井 田波 等.孤岛油田[A]..中国陆相大油田[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646-654.
9
刘泽容 王孝陵 吴乃苓 等.帚状构造体系形成机制及其控油规律[J].华东石油学院学报,1982,3(3):1-13.
10
纪友亮 张世奇 等.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层序成因机制模式[J].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190-193.
共引文献
439
1
薛永安,牛成民,王德英,杨传超,柳永军,张宏国,王粤川.
渤海海域浅层油气运移新认识与勘探新进展[J]
.石油学报,2019,40(S02):29-37.
被引量:15
2
Wenqi Zhu,Keqiang Wu,Ling Ke,Kai Chen,Zhifeng Liu.
Study on fault-controlled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process and models in Zhu I Depression[J]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21,40(2):107-113.
被引量:2
3
庄梅.
埕岛地区曲流河砂体边界识别技术[J]
.地质论评,2019(S01):207-208.
4
王玲,孙夕平,张研,马晓宇.
辫状河三角洲岩性油气藏储层描述配套技术研究——以留西构造带为例[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43(2):190-195.
被引量:7
5
孙夕平,徐右平,王玲.
伪三维折射波静校正技术研究[J]
.天然气工业,2007,27(S1):173-175.
被引量:2
6
王永诗.
油气成藏“相—势”耦合作用探讨——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2007,29(5):472-476.
被引量:25
7
李丕龙.
胜利油田油气勘探新进展[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4):472-478.
被引量:7
8
王玲,张研,杨辉,戴晓峰,孙夕平.
火山岩天然气藏评价技术研究[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43(5):540-548.
被引量:10
9
庞雄奇,陈冬霞,张善文,郝芳,刘震,刘可禹,宋国奇,王永诗,罗晓容.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网络成藏研究与应用[J]
.中国科学(D辑),2008,38(S1):78-88.
被引量:3
10
徐怀民,徐朝晖,张善文,王志高,王永诗.
中国东部陆相盆地的层次结构、油气成藏体系与隐蔽油气藏特征——以济阳坳陷为例[J]
.中国科学(D辑),2008,38(S1):129-137.
被引量:9
1
崔维春,姚友龙,张莉,万青翠,陈佃秀.
红柳油田垦东53块蒸汽吞吐后改善开发效果研究[J]
.内江科技,2004,25(3):69-70.
2
Adam Gersztenkorn,郭玲萱.
利用3-D地震相干描绘特立尼达近海的构造特征[J]
.国外油气勘探,2000,12(4):449-457.
被引量:1
3
黄春,张春光.
红柳油田垦东521块稠油综合治理及效果[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22(2):19-20.
被引量:1
4
崔维春.
红柳油田高含水期稠油油藏剩余油挖潜方法[J]
.内江科技,2011,32(3):137-137.
5
迟兆燕,张博,张月楼,刘世斌,张红,王芳.
复杂断块油藏储层沉积体系研究[J]
.内江科技,2004,25(1):53-54.
6
吴平.
网毯式油气成藏理论在孤东红柳油田挖潜中的应用[J]
.内江科技,2013,34(12):81-81.
被引量:5
7
陈安清,陈洪德,侯明才,徐胜林,张成弓,王俊.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沉积充填及富气规律[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37(S1):151-162.
被引量:17
8
于国庆,李大伟.
储层特征变化规律研究——红柳油田垦东6断块沙二—沙三中[J]
.断块油气田,2004,11(2):16-18.
被引量:7
9
黄铮.
网毯体系中仓储层油气成藏的几点思考--以沾化南部地区馆下段为例[J]
.中国科技纵横,2014(14):176-177.
10
雷利婧,朱平仑,毛庆玲,李岩,丁白涛,陆友明.
层序地层学在有利勘探相带预测中的应用[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22(3):44-45.
内江科技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