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析刑讯逼供的成因和应对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侦查人员做出刑讯逼供行为的原因既有侦查机关外部的,也有侦查机关内部的。外部原因包括传统的诉讼观念、相关刑事立法不够完善、行政机关对司法的干预。内部原因包括办案人员的职业心理不正常、侦查人员素质不高等。预防刑讯逼供应从完善诉讼程序着手,通过立法将遏制刑讯逼供的有效措施法制化,使刑讯逼供彻底失去存在的空间。
作者
李赪
机构地区
湖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天中学刊》
2010年第1期64-66,共3页
Journal of Tianzhong
关键词
刑讯逼供
刑事立法
刑事诉讼法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陈珍建.浅析刑讯逼供的原因及遏制[EB/OL].http://www.chinaweblaw.com/html/c27/2005.10/29988.html.
2
谭卿朝.
论刑讯逼供的法律障碍及其对策[J]
.法制与经济,2008,17(2):62-63.
被引量:4
3
陈伟.
监督过失理论及其对过失主体的限定——以法释[2007]5号为中心[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5):24-32.
被引量:31
4
沈柳兰,司钦山.
刑讯逼供的法律分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4):71-74.
被引量:1
5
韩锦霞.
浅析刑讯逼供的存在及限制[J]
.当代法学,2003,17(4):145-146.
被引量:4
6
李玫谨.警察违法暴力心理原因分析[J].公安大学学报,2001,(1).
7
许文瑾.浅析刑讯逼供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公安大学学报,2001,(1).
8
杨雪莱,何树卿,何树范.
论刑讯逼供的根源及对策[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40-43.
被引量:5
9
房保国.沉默权:价值选择与制度整合[G]//游伟.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3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0
贺敏.
论如何有效遏制刑讯逼供[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4-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王光贤.
“酷刑”定义解析[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10(2):13-18.
被引量:17
2
楚天鸿.
沉默权问题研讨会综述[J]
.中国法学,2002(1):188-190.
被引量:9
3
郝守才,任彦君.
论监管过失理论及其在我国刑法中的运用[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2):34-40.
被引量:20
4
郭自力,孙立红.
论过失共同犯罪的责任根据[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17(5):19-27.
被引量:6
5
陈兴良.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
.法学杂志,2006,27(1):17-25.
被引量:353
6
张亚平.
竞合过失下刑事责任的分配[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4):23-29.
被引量:7
7
[日]田口守一 刘迪 张凌 穆津译.刑事诉讼法[M].法律出版社,2000.51.
8
熊秋红 夏勇 等.反酷刑与排除非法证据[A].夏勇等.如何根除酷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66.
9
[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 陈忠林 译.《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10
[日]大塜仁著.《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143页.
共引文献
51
1
姜涛.
监督过失的限缩适用方案[J]
.清华法学,2021,15(6):31-44.
被引量:12
2
张亮渊.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析[J]
.法制与社会,2008(30).
3
吴丹红.
角色、情境与社会容忍 法社会学视野中的刑讯逼供[J]
.中外法学,2006,18(2):147-169.
被引量:47
4
赵旭光,侯冀燕.
警察违法暴力原因分析[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3):73-76.
5
杨雪莱,何树卿,何树范.
论刑讯逼供的根源及对策[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40-43.
被引量:5
6
赵旭光,侯冀燕.
警察违法暴力原因分析[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4):37-41.
被引量:4
7
韩劲松,李树仁.
沉默权能消除刑讯逼供吗?[J]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3):34-35.
被引量:1
8
吴师法,黄萍,刘钦.
浅论刑事侦查中的沉默权问题[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7(1):83-85.
9
王春,啸湘师法.
和谐社会视野下公安机关刑侦强制措施与沉默权制度研究[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21(1):84-88.
10
林华瑜.
亚文化视角下警察越轨现象思考[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152-156.
被引量:7
1
张国斌,李胜冲.
刑诉法修改对职务犯罪侦查的影响及对策[J]
.广东法学,2012(4):67-70.
2
卢建胜.
浅议派出所民警的“怕”[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2,24(6):51-55.
3
胡俊鹏,张月亮,胡巨广.
监狱人民警察职业心理亚健康成因分析[J]
.才智,2014,0(4):323-323.
被引量:3
4
陆洪志.
浅谈劳教人民警察如何走出职业心理困惑[J]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9):59-60.
5
陆冬英.
论中西方侦查构造的差异与我国侦查程序的改造[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9(2):20-22.
6
张红侠.
论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J]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3):34-37.
被引量:2
7
孙晓玉.
论我国的补充侦查[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28-29.
8
申超越,黄强,于海勇.
浅谈如何提高我国公安侦查人员的素质[J]
.传承,2014,0(11):96-97.
9
任庆文.
浅议青年职业心理的演变与教育引导[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1999,0(3):22-24.
10
陆冬英.
论我国的侦查构造[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5(1):12-16.
天中学刊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