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公民社会的“公共性”与大众传媒“保护伞”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现代中国公民社会的到来是一种总体性转变的产物,这种转变主要在于"公共性"的价值承诺。从历史叙事学角度看,这种价值承诺主要在于保证公民主体向"公共性"空间的融入;从外部介质来看,这种"公共性"诉求更体现了当前大众传媒的维系功能。大众传媒对于疏通公民"公共性"空间打开了出口,所以,在公民社会中大众传媒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它渗透育化于公民社会"公共性"意识;它对于不良公共情绪具有把脉引导作用等。
作者 田琨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1期107-109,共3页 Journal of Shanxi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86

  • 1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页.
  • 2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王焕生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0页.
  • 3汉斯·巴伦(HansBaron).1955年发表.《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转折》.
  • 4《论共和国--重申一个古老而伟大的传统》.载于王炎编.《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 5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669-670页.
  • 6波考克.《德性、权利与风俗--政治思想史家的一种模式》.载于应奇,刘训练编.《公民共和主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 7斯金纳.《自由主义之前的内由》.李宏图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 8佩迪特.《共和主义--种关于自由与政府的理论》.刘训练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 9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和审判》.赵涵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05页.
  • 10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5页.

共引文献15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