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挪用公款罪中的“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归个人使用的本质是利用公款以谋取个人利益,具有直接使用公款与间接使用公款两种不同的形式。以个人名义分为记载的以个人名义与约定的以个人名义。个人决定是超越职权或者违反单位决策程序所作出的决定,谋取个人利益既包括谋取自己的个人利益,也包括谋取他人的个人利益。
作者
王良顺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101,共7页
Law Science
关键词
挪用公款
以个人名义
其他单位使用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1
周振想,韩哲.
关于挪用公款罪中“归个人使用”的几个问题[J]
.人民检察,2002(2):9-11.
被引量:9
2
游伟,徐虹.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研究[J]
.法学,2000(12):21-24.
被引量:2
3
黄太云.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和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立法解释简介[J]
.人民检察,2002(7):5-10.
被引量:16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671页.
5
孙军工.
《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J]
.人民检察,2002(3):24-25.
被引量:10
6
熊选国.《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人民法院报》2004年2月19日第8版.
7
徐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立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2卷,第177页.
8
单民,赵亮.
关于挪用公款罪立法解释的理解与思考[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11(1):18-22.
被引量:5
9
杜国强.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之立法解释评析与适用探究[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6):77-81.
被引量:1
10
谢嗣强.
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立法解释的评价与适应[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07-11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周振想,韩哲.
关于挪用公款罪中“归个人使用”的几个问题[J]
.人民检察,2002(2):9-11.
被引量:9
2
孙军工.
《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J]
.人民检察,2002(3):24-25.
被引量:10
3
黄太云.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和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立法解释简介[J]
.人民检察,2002(7):5-10.
被引量:16
4
王作富.
挪用公款罪司法认定若干问题研究[J]
.政法论坛,2001,19(4):79-86.
被引量:29
5
杨鸿.
挪用公款罪的立法及其适用的问题[J]
.现代法学,1999,21(5):28-31.
被引量:4
6
卢纯根.
试论挪用公款给单位使用视为归个人使用的特殊要件[J]
.检察理论研究,1997(6):27-29.
被引量:1
7
黎宏.
罪刑法定原则下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犯罪概念新解[J]
.法学评论,2002,20(4):10-19.
被引量:40
8
孙国祥.
挪用公款给单位使用的性质与认定[J]
.法学,2002(7):40-42.
被引量:6
9
宣炳昭,江献军.
挪用公款罪法律适用研究[J]
.法律科学,2002,20(2):121-128.
被引量:8
10
[10]李希慧,杜国强. 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之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效力辨析[N].北京:检察日报,2002-09-27.
共引文献
35
1
杨曙光.
挪用公款罪行为方式研究[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18(3):93-97.
2
叶希善.
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中的“个人”概念——兼评2002立法解释[J]
.研究生法学,2002(4):99-107.
被引量:1
3
李爱年.
环境保护法不能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J]
.法学评论,2002,20(3):74-78.
被引量:23
4
缪树权.
如何理解挪用公款罪中的“归个人使用”[J]
.检察实践,2004(5):24-25.
5
钱进.
称谓的性别标记现象[J]
.学海,2004(6):131-133.
被引量:7
6
隋光伟.
关于挪用公款罪中的“个人”要素的争议[J]
.检察实践,2002(4):25-27.
7
孙国祥.
挪用公款给单位使用的性质与认定[J]
.法学,2002(7):40-42.
被引量:6
8
孙国祥.
挪用公款罪争议问题研究[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17):121-132.
被引量:2
9
张兆松.
罪刑法定原则下扩张司法解释的适用[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6):9-12.
被引量:7
10
王良顺.
寻衅滋事罪废止论[J]
.法商研究,2005,22(4):110-115.
被引量:50
同被引文献
43
1
孙军工.
《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J]
.人民检察,2002(3):24-25.
被引量:10
2
王作富.
挪用公款罪司法认定若干问题研究[J]
.政法论坛,2001,19(4):79-86.
被引量:29
3
张明楷.
受贿罪的共犯[J]
.法学研究,2002,24(1):34-51.
被引量:80
4
1998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5
1998.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09)苏刑审监字第036号刑事裁定书.
6
日本刑法第247条、我国台湾地区刑法第342条.
7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0)沪二中刑终字第312号刑事裁定书.
8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2009)通刑初字第13号刑事判决书.
9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9)二中刑终字第1145号刑事裁定书.
10
海南省海南中级人民法院(2000)海南刑终字第123号刑事裁定书.
引证文献
6
1
张秋.
刍议挪用公款罪中的“归个人使用”[J]
.黑龙江史志,2010(23).
2
陈洪兵.
论挪用公款罪实行行为[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5,5(3):43-54.
被引量:2
3
孟祖民.
浅议第三人与挪用人构成挪用公款罪共犯的情形[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8,0(12):167-167.
4
叶妍君.
挪用型犯罪相关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17):91-91.
5
戴民杰.
挪用资金罪中“归个人使用”的教义学诠释[J]
.政治与法律,2020,0(2):53-62.
被引量:1
6
杨新京,郭莉.
国有单位领导集体决定挪用公款的司法定性[J]
.中国检察官,2015(24):15-1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王飞跃.
论挪用之“用”[J]
.法学论坛,2018,33(5):119-125.
被引量:1
2
郭勇,薄亮,邓莉莉.
“个人决定型”挪用公款罪的司法认定[J]
.中国检察官,2020(12):68-71.
被引量:2
3
姚诗.
挪用公款罪的法益重构与挪用行为的再诠释[J]
.政治与法律,2021(7):80-92.
被引量:3
4
狄克春,陈嵩.
单位之间挪用资金行为入罪的实证及展开[J]
.公安研究,2021(11):48-54.
1
刘琰.
浅析挪用公款中“归个人使用”的问题[J]
.现代交际,2015(9):22-22.
2
孔德学,包遵耀.
挪用公款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J]
.人民司法,2008(14):59-60.
被引量:1
3
郭晓伟.
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反思[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4):31-33.
被引量:1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2(17):11-11.
5
张韬,何仲伟.
“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认定[J]
.人民检察,2006(11X):60-61.
6
刘丽君,陈东平,刘兴广.
“挪用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认定[J]
.商场现代化,2008(19):280-280.
7
杨矿生.
挪用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应如何定性?[J]
.法学,1990(1):21-22.
被引量:1
8
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J]
.廉政瞭望,2002,0(1):48-48.
9
周旭,张少林.
对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几个问题的研究——以立法解释为依据[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19(4):87-89.
10
周树元.
谈挪用公款案中的“个人决定”[J]
.天津检察,2006(3):48-48.
法学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