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义尚光大”与“类多依采”——汉代礼乐制度下的文学精神和性格 被引量: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汉代的礼乐制度以及文士地位,决定了当时的文学精神和文学性格。刘勰在论及辞赋时所说的"体国经野,义尚光大",即是对汉代主流文学精神的概括。它的两大指向就是,一是在政治态度上赞美颂扬刘汉皇权,二是在审美意识上对于巨大时间、空间境界的向往,换言之也就是对宏大叙述的爱好。汉代文学中的"宏大叙述"特征是普遍的存在。刘勰在论及"诸子"时所说"虽明乎坦途,而类多依采",也是对汉代文学性格的归纳。形成这种性格的基本原因是,汉代文学被纳入礼乐制度,实际上限定了文学发展的方向,对文学的突破和创新起了阻碍作用。同时汉代文士体制依附情况严重,当然会大大削弱独立思考和文化创造精神。文士们将主要精力用在接受既有文化和继承遗产,直接导致思想文化上的"类多依采"。从全部汉代文学看,能够称得上是"自开户牖"的,只有史传文学和五言诗,前者归功于司马迁个人的开拓精神,后者则主要应算作民间文学的功劳。
作者 徐公持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7,共14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乐毅.《报燕惠王书》,《史记·乐毅列传》,第2433页.
  • 2董仲舒.《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见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51页.
  • 3陆贾.《新语·慎微第六》,王利器.《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9页.
  • 4钱起.《禁闱玩雪寄薛左丞》,《全唐诗》卷二三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56页.
  • 5《上成帝书辩家语宜记录》,《孔子家语》卷一○《后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95册,第110页.
  • 6班固.《典引》,《文选》卷四八,第1066页.
  • 7嵇康.《琴赋》中片断文字都选自《文选卷十八》.
  • 8刘向.《谏营昌陵疏》,《汉书·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56页.
  • 9曹丕.《典论·论文》,《文选》卷五二,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128页.
  • 10《幽通赋》,《汉书·叙传上》,第4222页.

共引文献12

同被引文献108

引证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