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洲斑潜蝇与南美斑潜蝇区别的观察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国内植物检疫对象美洲斑潜蝇与贵州省补充检疫对象南美斑潜蝇都是近几年传人我国为害蔬菜、花卉的潜叶蝇类害虫,一般容易将两者混淆,笔者根据1995~1998年3a的调查观察,结合查阅资料,对这两种害虫的为害症状、形态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等的区别进行了研究。结果...
作者
喻泽懿
刘昌权
机构地区
贵州省贵阳市植保植检站
出处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8年第6期33-33,共1页
Pla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and Extension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南美洲潜蝇
区别
观察
潜叶蝇类害虫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0
1
刘军和,贺答汉,徐世才.
我国斑潜蝇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J]
.宁夏农学院学报,2004,25(4):85-88.
被引量:9
2
王音,问锦曾.
5种值得注意的危险性斑潜蝇[J]
.植物保护,1994,20(6):35-37.
被引量:20
3
彭华,陈文龙.
贵州省斑潜蝇种类及其天敌资源调查[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3):32-34.
被引量:11
4
杨龙龙.
对斑潜蝇属中检疫性害虫的研究[J]
.植物检疫,1995,9(1):1-5.
被引量:27
5
我国新发现重大外来有害生物——三叶斑潜蝇[J]
.中国植保导刊,2006,26(5):55-55.
被引量:12
6
Mitsuhiro SASAKAWA.
香港潜蝇科(双翅目)的分类研究(英文)[J]
.昆虫学报,2006,49(5):835-842.
被引量:4
7
陈文龙,彭华,柳琼友,顾丁,李子忠.
国内斑潜蝇寄生性天敌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6):132-135.
被引量:2
8
问锦曾,王音,雷仲仁.
美洲斑潜蝇中国新纪录[J]
.Entomotaxonomia,1996,18(4):311-312.
被引量:16
9
陈文龙,顾丁,柳琼友,李子忠.
蚕豆斑潜蝇与天敌复合系统生态学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1):48-50.
被引量:6
10
L ondon:R.Entomol.Soc. L ondon Spencer,K.A. 1973Agromyzidae (Diptera) of economic importance. Ser. Entomol .
引证文献
3
1
陈文龙,李子忠,顾丁,柳琼友.
中国斑潜蝇属种类和2新纪录种记述(双翅目,潜蝇科)[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4):154-158.
被引量:8
2
喻泽懿,刘昌权,龙育堂,岳文秀,王凤英.
南美斑潜蝇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J]
.贵州农业科学,1999,27(5):30-33.
被引量:8
3
戴小华,尤民生,付丽君.
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寄主植物比较[J]
.武夷科学,2000,16(0):202-20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彭华,陈文龙.
贵州省斑潜蝇种类及其天敌资源调查[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3):32-34.
被引量:11
2
陈文龙,顾丁,柳琼友,李子忠.
蚕豆斑潜蝇与天敌复合系统生态学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1):48-50.
被引量:6
3
龚兰芳,范文红.
玉溪市南美斑潜蝇发生规律调查[J]
.广东农业科学,2008,35(1):42-45.
被引量:1
4
商胜华,徐明勇,武祖荣.
南美斑潜蝇在贵州烟区的适生性及其危险性分析[J]
.中国烟草科学,2007,28(6):39-43.
被引量:3
5
许三军,刘万学,万方浩,陶玫.
豌豆潜蝇姬小蜂对4种寄主植物上美洲斑潜蝇幼虫的选择性及适合度[J]
.中国生物防治,2008,24(1):12-16.
被引量:3
6
龚兰芳,范文红.
玉溪市南美斑潜蝇发生规律调查[J]
.湖南农业科学,2008(1):85-87.
7
宫玉艳,庞保平,孟瑞霞,刘家骧,陈阳.
不同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1):36-38.
被引量:2
8
韩靖玲,刘晓光,陈胜萍,陈志.
冀东地区南美斑潜蝇的发生及其防治[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9):216-219.
9
陈文龙,顾丁,柳琼友,李子忠.
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生态系统的主成份分析方法[J]
.生物数学学报,2009,24(1):157-165.
被引量:3
10
顾丁,陈文龙,高光澜,柳琼友.
甘蓝潜蝇茧蜂触角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3):184-188.
被引量:11
1
李辉.
甘肃省潜叶蝇类害虫疫情调查[J]
.甘肃科技,2002,18(1):60-61.
2
祁光春.
南美斑潜蝇蛹防治技术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2002,33(11):44-45.
被引量:2
3
孙光忠,彭超美,刘思义,吴金萍.
5.2%乐·齐EC防治秋豇豆美洲斑潜蝇试验[J]
.农药,2000,39(11):32-32.
被引量:1
4
赵勇,李照会,许维岸,李雪雁.
美洲斑潜蝇外寄生蜂-贝氏潜蝇姬小蜂研究进展[J]
.昆虫天敌,2002,24(1):32-36.
被引量:3
5
宫庆涛,范昆.
果园新农药(一)[J]
.落叶果树,2017,49(1):48-48.
6
刘万学,王文霞,王伟,张毅波,万方浩.
底比斯姬小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3):381-389.
被引量:5
7
张桂芬,刘万学,郭建英,吕志创,万方浩,申香菊.
美洲斑潜蝇SS-PCR检测技术研究[J]
.生物安全学报,2012,21(1):74-78.
被引量:15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