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笔者觉得《物理通报》2009年第8期的“短文荟萃”栏目中《物理问题的“物理解法”》一文中一些内容的阐述方法和科学性值得商讨;其中反映的一些问题,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存在一定的普遍性.现讨论如下.
出处
《物理通报》
2010年第2期89-91,共3页
Physics Bulletin
同被引文献14
-
1韩来平,邢润川.爱因斯坦的数学信仰[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3):90-94. 被引量:3
-
2.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
3(澳)约翰·A.舒斯特.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安维复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3.159,148.
-
4S·温伯格.终极理论之梦(第2版).李冰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9,225,111.
-
5(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仑,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2.
-
6亚伯拉罕·派斯.爱因斯坦传(上册).方在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90.
-
7S·钱德拉塞卡.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杨建邺,等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i89.
-
8M.玻恩.我的一生.陆浩,等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306.
-
9保罗·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周昌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271.
-
10(德)劳厄.物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0.
-
1刘广东,倪致祥.电磁场方程的物理解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1):16-18. 被引量:1
-
2周麒.浅谈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09(3):82-82.
-
3王连鹏.两道中考题中的数学技巧[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0(6):50-51.
-
4吴晓松.圆锥曲线顶点曲率半径的物理解法[J].物理通报,2017,46(1):71-71.
-
5杨秀香.一类重积分计算的物理解法[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15(S1):71-72.
-
6邹霞.探讨求极限的常用方法[J].科教导刊,2011(6):93-94. 被引量:2
-
7盛宝骥.一道高考数学题的物理解法[J].物理教师,2013,34(3):78-79.
-
8梁虎子.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3(4):152-152.
-
9赵亚娟,陈浩.大学物理教育如何与中学物理教育更好地衔接[J].物理通报,2010,31(11):14-17. 被引量:10
-
10潘俊.数学问题的物理解法探微[J].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2008(6):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