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因子分析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经济运行绩效评价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6城市,随着辽宁省开发、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6城市凭借自身的沿海优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是不能全面衡量经济运行绩效的。本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较为全面地考察了辽宁沿海经济带6城市的经济运行绩效,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促进城市全面、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
马小平
徐蕾
机构地区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
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论坛》
2010年第1期73-75,共3页
Economic Forum
关键词
辽宁沿海经济带
经济运行绩效
因子分析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王丹,杨金保.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思考[J]
.东北亚论坛,2009,18(2):124-128.
被引量:13
2
苗淼,支大林.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的地区本位问题研究[J]
.经济纵横,2009(2):51-53.
被引量:6
3
赵光珍,刘海廷.
辽宁“五点一线”力量模型的点轴效应[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4):69-71.
被引量:1
4
邬冰.
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对策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3):33-36.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李克强.
辽宁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J]
.港口经济,2007(4):5-6.
被引量:12
2
康秀华.
区域经济创新能力对策研究[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92-94.
被引量:5
3
王泽宇,韩增林,王利.
东北乡镇工业园区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互动机制——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镇案例剖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3):34-38.
被引量:6
4
王士君,宋飏.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基本框架[J]
.地理学报,2006,61(6):574-584.
被引量:39
5
吕正春.
加快构建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J]
.党政干部学刊,2007(1):37-38.
被引量:3
6
王志文,王大超.
中国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竞争力要素分析[J]
.东北亚论坛,2007,16(3):74-80.
被引量:8
7
何骏,韩增林.
浅析辽宁省“五点一线”战略的作用和前景[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3):42-47.
被引量:13
8
王晓玲.
辽宁沿海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8(3):64-67.
被引量:6
9
吕炜.
辽宁“五点一线”与腹地经济互动的理论与构想[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8(6):26-30.
被引量:6
10
邬冰.
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对策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3):33-36.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27
1
封锋.
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5):125-125.
2
王丹,杨金保.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思考[J]
.东北亚论坛,2009,18(2):124-128.
被引量:13
3
李靖宇,刘海楠.
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战略投放体系[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10(5):47-54.
被引量:9
4
魏亚男.
破解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城市化难题——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的分析[J]
.党政干部学刊,2010(4):27-29.
被引量:1
5
吴文,陈雪彬.
重庆主城区沿江循环经济带建设研究[J]
.商品与质量,2010(16):149-151.
6
魏亚男.
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3):95-99.
被引量:2
7
徐雷,白玲.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地区经济实力对比关系的演变[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3):100-104.
被引量:4
8
李南,刘嘉娜.
河北省沿海地域城市化的过程、类型与主导模式[J]
.特区经济,2010(8):74-75.
9
孙业亮,王明友.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卡夫丁峡谷”现象分析——兼论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J]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51-154.
被引量:3
10
李靖宇,刘长,吴超.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区域价值论证[J]
.决策咨询通讯,2010,21(5):5-14.
同被引文献
44
1
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2007.
2
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2008.
3
施祖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2007.
4
徐江.辽宁沿海经济带结构优化问题研究,2008(3).
5
王雅莉.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几点思考,2010(2).
6
刘圣龙.加快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思考及建议,2009(10).
7
安体富.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若干财税政策思考,2009(12).
8
钱文胜.丹东为环保拒绝10亿元大项目.
9
连家明.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财政政策研讨会综述,2009(12).
10
盛松成.进一步提供金融支持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2009(8).
引证文献
1
1
徐晓兰.
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J]
.中国发展,2010,10(5):76-8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邓雪,宿晶晶.
产业园区内企业间学习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3(27):49-55.
被引量:1
2
田鹏颖,潘多英.
辽宁沿海经济带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策研究[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101-105.
被引量:3
3
崔井宾.
新形势下的辽宁沿海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2):6-6.
1
夏耕.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制度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4):32-37.
被引量:6
2
吕炜.
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J]
.经济研究参考,2005(66).
3
高层声音[J]
.当代广西,2009(21):11-11.
4
左大培.
近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沿海优势[J]
.经济导刊,1994(4):61-64.
5
唐春玉,韩刚,王春利.
对盘锦加快沿海开发建设的几点建议[J]
.现代经济信息,2007,0(6):59-59.
6
李仁虎,陈梦阳,傅兴宇.
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调查[J]
.中国名牌,2013(20):92-93.
7
王钊冀.
北部湾:打造新的增长极[J]
.中国政协,2007(8):5-6.
8
余科,刘刚.
发挥沿海优势 打造黄金海岸[J]
.县乡财政,2003(12):41-43.
9
杨亚南,刘小年.
论“大珠三角”区域公共管理协调机制的完善[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0(12):26-28.
被引量:1
10
朱庆芳,盛兆荥.
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1(2):37-43.
经济论坛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