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立我国金融危机处理机制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金融体系具有的内在不稳定性以及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影响,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不可避免性和传染性的特征,这无疑要求各国加强对危机的应对与处理。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金融危机处理法律机制,本文针对我国的现状和问题从法律视角提出了建立我国金融危机处理机制的相关建议。
作者
宁立红
机构地区
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94-96,F0003,共4页
Journal of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处理
紧急立法机制
最后贷款人
存款保险
市场退出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何焰.21世纪的金融危机及其法律治理刍议[C].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第222页.
2
胡滨,全先银.中国金融法治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
何锦前.
中国最后贷款人的法律定位思考[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5-7.
被引量:1
4
刘澄,杨成义.
金融海啸威胁下中国亟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4):32-33.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纪程.
“权力寻租”与“制度反腐”[J]
.社会科学论坛,2004(7):28-31.
被引量:10
2
林平.
完善我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思考[J]
.南方金融,2004(10):13-17.
被引量:13
3
王硕平,陈志刚.
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改革问题探讨[J]
.南方金融,2004(10):18-21.
被引量:6
4
周仲飞.
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合作模式的缺陷及完善[J]
.法学评论,2003,21(1):85-93.
被引量:12
5
周仲飞.
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保障机制[J]
.政治与法律,2005(1):30-36.
被引量:21
6
梅夏英.
权利冲突:制度意义上的解释[J]
.法学论坛,2006,21(1):19-23.
被引量:8
7
周厉.
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法律思考[J]
.中国金融,2006(16):55-56.
被引量:9
8
钱颖一,黄海洲,张蓓.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的稳定与发展[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5):35-44.
被引量:50
9
杨宇茵,纬恩.
最后贷款人的“建设性模棱两可”[J]
.中国外汇管理,2003(1):25-25.
被引量:10
10
欧阳仁根.
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J]
.法学,2003(9):88-94.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4
1
陈景新,刘炜.
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构想[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S1):99-102.
被引量:3
2
赵保国.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思考[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45-48.
被引量:35
3
朱静平,唐永涵.
论经济周期波动中的银行资本监管[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7(2):97-101.
4
何剑锋.
金融危机下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反思[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4):121-12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
1
胡滨;全先银.中国金融法制报告[M]{H}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
陈元.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M]{H}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
栗慧英.从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势[J]学习时报,2010(02).
4
谭雅玲.
国际金融新动向与国内金融新问题[J]
.武汉金融,2008(1):9-14.
被引量:3
5
郑永年.
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J]
.中国社会科学,2009(5):20-28.
被引量:117
6
张春华.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8):12-14.
被引量:1
7
黄秋菊,景维民.
后危机时代中国治理模式提升的策略选择[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1):132-140.
被引量:8
8
胡鞍钢,王大鹏.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评价与体制机制优势的比较[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4):69-75.
被引量:2
9
刘成.
浅议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2Z):115-11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赵阳,陈乃琦.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体制优势与问题分析[J]
.科学与财富,2014(1):306-309.
1
何锦前,周雄文.
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J]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2):102-105.
2
田石英,夏和平.
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最新发展[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6):35-39.
被引量:2
3
张国栋.
麦迪逊的联邦主义理论——形成、转变及其内在不稳定性[J]
.政治思想史,2015,6(1):69-84.
被引量:1
4
黄新华.
政治发展中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探析[J]
.政治学研究,2006(2):81-87.
被引量:15
5
张徐.
政治发展中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0,26(10):39-40.
被引量:1
6
李有星,陈月影.
我国银行危机处理措施的法律思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2):135-141.
被引量:3
7
王端端.
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初探[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7):48-49.
8
何锦前.
中国最后贷款人的法律定位思考[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5-7.
被引量:1
9
刘光锐.
银行危机处理与市场退出法律机制的比较研究[J]
.政治与法律,2002(5):72-78.
被引量:7
10
樊舸.
论我国商业银行危险处理新举措的法律思考[J]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4):25-28.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