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人都是哈姆雷特”——论林兆华对《哈姆雷特》的主题再创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哈姆雷特》在中国的话剧演出最早出现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江安,由焦菊隐(1905—1975)执导,旨在鼓舞军民的抗日斗志。自此之后,中国舞台上的哈姆雷特多以“忧郁王子”或“人文主义英雄”的定格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着重强调其延宕、迟疑不决的悲剧性格或脱离民众的历史阶级局限性。而1989年由著名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北京创办的个人戏剧工作室出资导演的《哈姆雷特》,
作者
孙艳娜
机构地区
郑州轻工业学院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Sichuan Drama
基金
郑州轻工业学院博士科研基金资助
关键词
《哈姆雷特》
林兆华
抗日战争期间
再创
话剧演出
阶级局限性
人文主义
忧郁王子
分类号
J824 [艺术—戏剧戏曲]
I561.07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林兆华.
戏剧的生命力[J]
.文艺研究,2001(3):76-84.
被引量:49
共引文献
48
1
胡小云.
“在思想与姿势之间”——中国当代话剧实验的美学姿态[J]
.广东艺术,2001(6):13-18.
2
陈吉德.
林兆华 “我是自由戏剧观”[J]
.上海戏剧,2002(8):8-10.
3
徐煜.
中国实验戏剧与经典解构表述[J]
.戏剧艺术,2002(4):39-47.
4
林克欢.
历史·舞台·表演——评林兆华的文化意向与表演探索[J]
.艺术评论,2005(7):53-57.
被引量:5
5
陈吉德.
中国当代先锋戏剧成就及其不足[J]
.戏剧文学,2004(6):29-33.
被引量:2
6
季玢.
理论的弱化与弱化的理论——对当下中国戏剧理论建设的一点思考[J]
.戏剧文学,2006(7):4-7.
7
穆海亮.
先锋戏剧舞台上的戏曲因子——林兆华对戏曲艺术的吸纳与借鉴[J]
.戏剧文学,2008(9):9-14.
8
张勇.
论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的艺术源泉[J]
.当代戏剧,2006(3):10-13.
9
秦良杰.
论当代先锋戏剧的创作实践——以孟京辉、林兆华为中心[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4(1):25-29.
被引量:3
10
秦良杰.
先锋戏剧亟待突围[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4(2):15-19.
同被引文献
14
1
董健.
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艰难历程——20世纪中国戏剧回顾[J]
.文学评论,1998(1):29-39.
被引量:56
2
赵巍.
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和亚里士多德悲剧人物论的相通之处[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3):69-69.
被引量:2
3
蔡少阳.
《哈姆雷特》中的“鬼魂”情节与悲剧建基[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4):107-110.
被引量:4
4
许宏,王英姿.
亦步亦趋:卞之琳的诗歌翻译思想——从卞译《哈姆雷特》谈起[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3(2):83-88.
被引量:10
5
胡爱华.
文化、社会和心理内涵的嬗变——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复仇悲剧的叙人模式探讨[J]
.四川戏剧,2010(2):50-53.
被引量:1
6
孙文娟.
中西语境下的“母性缺失”——再议“美狄亚”与“细侯”形象[J]
.蒲松龄研究,2012(1):55-61.
被引量:1
7
赵雪梅.
论荒诞派戏剧的狂欢化写作策略[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2):74-80.
被引量:1
8
刘新阳.
戏剧经典“本土化”改编的发展流变——以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J]
.大舞台,2016(4):11-13.
被引量:3
9
姚佳南.
冰块柴堆:邵宾纳剧院版《哈姆雷特》的演出分析[J]
.戏剧之家,2020,0(8):9-11.
被引量:1
10
孙韵丰.
以身体为介:当代话剧的戏剧观转向[J]
.戏剧文学,2021(1):53-5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任锋.
浅谈哈姆雷特的悲剧成因[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3):85-86.
2
孙雨岑.
双语版《哈姆雷特》对比下看话剧“现代性”的体现[J]
.西藏艺术研究,2022(3):98-102.
3
张雯.
《哈姆雷特》舞台叙事对比分析——以奥斯特玛雅、林兆华两版演出为中心[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7(1):95-98.
1
孙艳娜.
“人人都是哈姆雷特”——论林兆华对《哈姆雷特》的主题再创[J]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2012(1):31-31.
2
高杰.
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分析[J]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6):105-106.
被引量:3
3
曹丹.
肢体语言在话剧演出中的重要地位[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24):157-157.
被引量:1
4
胖胖鱼小笑话[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适用),2013(9):37-37.
5
孙惠柱.
《金锁记》的贡献[J]
.话剧,2004(4):18-19.
6
寒羽.
难忘的一场话剧演出[J]
.同学少年(作文)(初中版),2002,0(Z2):12-13.
7
赵妍.
《暮光之城》中的忧郁王子——爱德华·卡伦性格分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0):28-29.
8
吴晓江.
浅论话剧导演排演中国戏曲的得失[J]
.戏剧文学,2017(2):16-21.
被引量:1
9
文华.
折翅的天使[J]
.工友,2010(6):48-49.
10
元芹.
被戴高帽的严武[J]
.各界,2013(8):55-56.
四川戏剧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