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示范:大学领导者的道德责任
参考文献6
-
1喻岳青.高等学校面临的压力和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1996,17(5):23-27. 被引量:11
-
2眭依凡.改造社会:未来大学新职能[J].上海高教研究,1995,15(3):1-5. 被引量:34
-
3张之沧.塑造科学人格,建构精神文明[J].江苏统战,1997,.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
5谢龙.传统价值理想和现代人格塑造——兼论中西传统人格塑造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1):11-17. 被引量:12
-
6《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2页.
共引文献72
-
1黄永青.大学德育观念的变革与大学精神[J].滁州学院学报,2002,4(3):3-6. 被引量:1
-
2孙玉萍.论地方合并高校与区域的互动发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24(2):11-13. 被引量:1
-
3黄轩庄.试论领导干部新人格的塑造[J].社会科学家,1999,14(3):22-25.
-
4李钟善.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J].东南学术,1998(3):15-20. 被引量:5
-
5张锦年.深化教改,培养面向21世纪的社会体育人才[J].体育学刊,1998,5(2):67-68. 被引量:10
-
6汪伟信,马震.试论儒家伦理道德在竞技体育中的现代价值[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8,17(3):1-3. 被引量:9
-
7钟红.青年文化与青年现代人格的形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4(4):23-25. 被引量:4
-
8解德渤.大学“第四职能”的生发逻辑与结构分析——大学组织特性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4(3):101-107. 被引量:1
-
9李铁明,周志平.列宁执政能力建设思想论析[J].求索,2004(12):142-144. 被引量:1
-
10王福春.关于时代问题的几点看法[J].国际政治研究,2002,23(3):111-117. 被引量:1
-
1程勉中.人格示范:大学领导者的道德责任[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1):21-22.
-
2杨清华.课程视角下的初中物理课堂[J].新课程(中学),2014,0(3):13-15. 被引量:3
-
3齐晓伟.试论如何增强政治课堂魅力[J].科技咨询导报,2007(24):237-237.
-
4陈华丽.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J].新课程(综合版),2008,0(6):78-79.
-
5邹爱民.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教文汇,2007(31). 被引量:3
-
6陈锡坚.新时期地方大学领导者办学理念与实践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07,1(5):35-39. 被引量:1
-
7孙明英,张华.论课程建构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0):68-69.
-
8邓清华.高中理科政治课教学方法刍议[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5(6):97-100.
-
9蔡其连,谢丽勤.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认识[J].丽水学院学报,1992,17(3):74-76.
-
10蒋家平,牟玲.论大学创新活动及其文化支撑[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3,0(18):8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