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对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 arginine,ADMA)浓度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冠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组,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睡前服用)、普罗布考治疗组(B组,普罗布考500mg口服,每日2次)、阿托伐他汀合用低剂量普罗布考治疗组(C组,阿托伐他汀20mg/d,睡前服用;普罗布考250mg,每日2次口服)、阿托伐他汀合用高剂量普罗布考治疗组(D组,阿托伐他汀20mg/d,睡前服用;普罗布考500mg,每日2次口服),共治疗6个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检测治疗前后ADMA浓度,比色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管内超声检测治疗前后冠脉粥样斑块负荷。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ADMA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C组与D组较A组与B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血脂水平A、C、D组较B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C组与D组血脂下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LDL-C水平B、C、D组较A组下降明显(P<0.05)。各组治疗前后粥样斑块负荷无显著差异。结论ADMA是一个独立的冠心病危险因子,ADMA浓度升高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起始和病情进展的标志。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4-466,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